大悲咒常识网

善,止水心境——佚名

心如止水,安静地留住蓝天的脚步与白云的翅膀,和那遗在风中的歌谣。没有泉溪轻佻浮躁,急切欢呼的韵脚;没有瀑布直泻而下,惊天动地的气势…… 就是这样月光般的水,如翡翠躺在心...
善,止水心境——佚名

因位普贤何时成正觉与行人根性

dawa:   一、【菩萨之所以做此示现,目的在于引导众生随学,如根本没有于一念顷圆满普贤行的可能,则菩萨的示现便成为纯粹的卖弄。】请问,上文中的“做此示现”,其所指应该是“...
因位普贤何时成正觉与行人根性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一回

第五十一回 拜德生童男有德童女善财来到妙意华门城,城门前一石碑,碑上刻诗云:  童男童女骨肉亲,手中牵个玉麒麟。  善财展开纸条,上面写道:  德生有德两和融,同幻同生...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一回

嗔恨,为修行人之大忌

『嗔恨』为修行人之大忌。无论在何时、遇何境、修何法,皆断断不可生嗔恚心。」「嗔恨为修行人之大忌」,这是一定要记住。我们修行修什么?第一个就是要把嗔恨心消除。嗔恨不要学的...
嗔恨,为修行人之大忌

善生长者的少年的生活

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遵守。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
善生长者的少年的生活

嘎玛仁波切:饿鬼道之苦

嘎玛仁波切开示法本上说:「如是贫匮而又无乐处,饮食受用名号且不闻,经年累月饥渴饿鬼身,枯槁无力起立三种苦,由何业因所生乃悭吝。」众生因为悭贪吝啬而堕入饿鬼道。饿鬼道众生...
嘎玛仁波切:饿鬼道之苦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善良成就未来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救的哭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了里面,弗莱明忙把这个孩子从死亡的...
善良成就未来

嘎玛仁波切:以傲慢心修行,死

只要提到“走火入魔”这个词,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出现一个疯疯癫癫、精神不正常的人的形象,就如金庸小说之中描述的一般。到底什么是走火入魔呢?是不是只要不出现这样极端的现象,...
嘎玛仁波切:以傲慢心修行,死

四禅八境

所谓四禅八境或曰禅那,在初禅亦即最低阶段,心灵散漫无章,充满“舍离”以及“喜乐”。到了二禅,放逸之思渐坠,代之以“定”亦即“三摩地”(samadhi)以及高度的知觉感。三禅中的...
四禅八境
  • 首页
  • 618
  • 619
  • 620
  • 621
  • 622
  • 623
  • 624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