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哪里?佛不在梵天世界,不在名刹古寺,不在九座莲台,净土非遥,灵山不远,佛就在日常生活中,在谈天说地里;在农人的种子里;在织布的梭子里;在一餐、一饭、一滴水里;在我们每个人起心动念的当下;在我们每个人朝夕相处的身边。
寻佛(图/张望)
《传家宝》一书中记载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明朝年间,安徽太和有个青年叫杨黼,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成人,有感人生无常,杨黼立志学佛。他听说四川有位无际禅师是菩萨转世,遂辞别母亲,前往四川。
他满心欢喜地见到了年逾古稀的无际禅师。
禅师问:你从哪里来?来做什么?
我从安徽来,来亲近您这位活菩萨。
禅师说:见菩萨,那如见佛?
我也想见佛,但不知佛在何处?
禅师说:想见到佛并不难,你往回走,夜晚到家时,有个披衾倒屣为你开门的人,那个人就是佛。
杨黼半信半疑,踏上了回乡之路。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了一个多月,直到家门口,也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人。
他懊丧地敲响了家门,此时已是深更半夜。
自儿子外出后,母亲茶饭不香,夜不成寐。此时,听到儿子敲门的声音,母亲喜出望外,从床上爬起,来不及穿衣服,扯过被子披在肩上,倒穿着鞋子,出来给儿子开门。
看到眼前的母亲,杨黼想起无际禅师的话,恍然大悟。他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的膝下。
中国有句古话:堂上二老便是佛。原来杨黼跋山涉水去寻找的佛,就是他的母亲!
5·12汶川大地震中,有这样一位母亲,在抢救的第一时间被发现,但是,她已经死了,是被坍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她双膝跪着,上身向前躬,两手撑地,像古人行跪拜礼。她的身体被压得变形,却以这样的姿势撑出一方空间,呵护着身下才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被救出时,毫发无伤,还安静地睡着。包裹孩子的襁褓里,留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有母亲临死前写给孩子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这位伟大的母亲,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佛。
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它不分人种,它跨越国界,遍及整个人类。
在日本的古代,乡下人由于生活贫困,有抛弃老人的习俗。一天,一个人背着她年迈的母亲上山,准备将老母扔到深山里。一路上,老母在儿子的背上不时地折些树枝扔在地上。儿子奇怪地问老母这是干什么,老母回答说:儿啊,娘怕你回来时迷路,折些树枝扔在地上,给你做记号呀。
儿子听了老母的话,热泪盈眶,又一声不响地将老母背了回去。
这种无私而伟大的母爱,还可遍及一切生灵。
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周豫的读书人。有朋友送了他最爱吃的鳝鱼。周豫便亲自动手,清炖一锅鳝鱼汤来喝。
周豫将鱼放入锅中,只见那些鳝鱼仍自由自在地在锅里游着。在锅底下用文火慢慢加热,水温逐渐升高,鳝鱼慢慢地就被煮熟了。据说,用这种方式煮熟的鳝鱼,因为不会经历被杀的过程,所以它的肉不会紧绷,汤很鲜美。
那一锅汤被慢慢煮沸,周豫将锅盖掀起,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锅中有一条鳝鱼的腹部竟然向上弓起,除了头部和尾巴浸在沸汤之中,整个腹部都露在汤外。一直到死,它的身体仍然保持弓起的形状而没有倒下去。
周豫看到这个情形,心中十分好奇。他将这条奇特的鳝鱼捞出来,将它弓起的腹部剖开,令他震惊的是,鱼腹里竟藏着满满的鱼卵,数目之多,难以计算。原来这条母鳝鱼为了保护肚子里的众多鱼卵,情愿将自己的头尾浸入沸汤之中,直至死亡。
周豫看到这一幕,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他寻思:鳝鱼犹舍命护子,自己对母亲,却仍于孝道有亏。感慨之余,周豫发誓终身不再吃鳝鱼,对母亲百般地孝顺。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回想当下,那些视母亲为拖累的人,那些抛弃母亲不愿赡养的人,那些经常打骂虐待母亲的人,甚至拿刀杀害母亲的人,当他们读到上面的故事后,作何感想?
子欲养而亲不在,有些事可以等,唯独对母亲的爱,是不能等的。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母亲,至今仍然健在,我发誓要百般地孝敬她。
因为,在我的心里,我的母亲就是佛。
版权所有:大悲咒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