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宁可……也不要……

...
宁可……也不要……

宁舍身命也不可做四件事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不近恶友;宁舍身命,不犯净戒。──《大宝积经》...
宁舍身命也不可做四件事

学诚法师: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

学诚法师: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方向,内心就会非常脆弱、虚弱,总要去追求外在的肯定来满足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外境上,一旦外境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容易失望、...
学诚法师: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

学佛人的一天--从供养开始

;供养是佛弟子一天当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行止,举凡早课前以香、灯、花、果供养三宝,或早午斋前合掌供养三宝,乃至对众生行;财供养(财布施)、;法供养(法布施),;供养几乎可以说是...
学佛人的一天--从供养开始

守“拙”也是一种修行

守“拙”也是一种修行多数人的一生,大多是求善巧、求聪明的。无论世间之生活环境,抑或是人生之生存哲理,大抵是以此影响或引导人群的。人无巧难以立,心不聪难以明,似乎已...
守“拙”也是一种修行

学佛人一生都交给佛菩萨去安排

最为方便,随时随地可修,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这是它殊胜方便之处,因为念佛法门著重在心地起修。心同佛,念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果位那有不同的道理!心同佛,念同佛,...
学佛人一生都交给佛菩萨去安排

学佛的目的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麽?就是众生了生死脱轮迴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馀会,其目的,...
学佛的目的

学吃亏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忏公师父常常讲一个观念,他说:;我们修行人有三个重点:解门、行门、性格。这当中他认为性格是最重要,一个人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性格不好都不行。老人家说,这所谓的性格...
学吃亏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学佛者必须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今天作一个简单的开示,在这个开示里并没有你们以前没有听说过的新鲜东西,都是以前讲过的:第一是佛教和外道的差别;第二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差别;第三是大乘和小乘的差别。这三...
学佛者必须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学佛后无心下造业,是否障碍往

问:带业往生的意义?学佛之后仍在无心下造业,是否会在临终有障碍?在民国五十七年,台南将军乡有一位老太太站著往生的。这位老太太念佛只念了三年。她这个因缘是她的媳妇,她娶了...
学佛后无心下造业,是否障碍往
  • 首页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