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两种用心
佛学是一种心理学,最着重心理训练和修养。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这因地,正指学佛初发心时,先把用心搞好,将来自会有好果。《阿含经》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要经常想什么呢?想死!你晓得你哪天死啊,你说哪个不死啊?有不死的吗?一想到死啊,你心灰意冷了,什么都完了。哎呀,要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本来也什么都没有,也没想过。你认为...学佛之人应该具备的四种基本精
学佛之人应该具备的四种基本精神 作为一个人,能够学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价值的。你们作为佛子,用网络来宣传弘扬佛法,使想了解和学习佛法的人通过网络就能很方便地进行交流...学佛根基
学佛根基 初以五戒十善之人天乘,接引劣机,以作超凡入圣了脱生死之前方便。若根机稍深,则为说四谛十二因缘,令其断见思惑,证声闻缘觉之二乘果,若是大乘根性,则令其发大菩提心...学佛先从做人起
在佛典里有这样的两句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天在座的诸君,已是一个人世间的人,又能来到这儿听讲佛法,因此,我今天特提出此“学佛先从做人起”来讲。我们还...学佛过程中的最怕
学佛、修行就是将不正确的一切行为修正过来,把不正确的行为修正好了,如此才是学佛;否则就算学佛学,也仅是学问、也只是戏论,无法究竟。初皈依的佛教徒最怕没有耐心。俗云:「学...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一般来说,一个人会着魔,大都只重视行门,不重视解门的人;一路的修行,拜佛、持咒,内心产生一个真实的力量。但是他过去阿赖耶识有很多虚妄颠倒的力量,这时候真妄交攻的时候,出...学诚法师:供养佛只是为了求佛
学诚法师:供养佛只是为了求佛庇佑吗? 问:《正信的佛教》里写佛教徒是无神论者!还写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绝对不能称为菩萨!那个人在家里修行时什么都不需要摆了吗? ...学佛修行引起了身边人的反感,
学佛修行引起了身边人的反感,甚至遭到诽谤,怎么办?顶礼上师!我有个困惑,困扰了我很多年。比如,周围的人都不修行,有人修行却没有让大家生起欢喜心,反而让大家觉得是迷信,不...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版权所有:大悲咒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