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才是人间最公平的仲裁者
心平气和;不平则鸣。人因为经常互相比较、计较,觉得别人待我不公平,因此惹出许多的是非烦恼。例如婴儿时期就懂得透过触觉,比较谁的疼爱多,藉着哭声表达自己的计较;上学读书时...
圣严法师《发愿》
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便已开始一步一步迈向死亡的旅程。很多人自以为还很年轻,其实一眨眼间就会成为耄耋老者。人是很少能够活过一百岁的,虽然也...
国王慈心斲钉求法
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曾于娑婆世界作大国王,名为毗楞竭梨,统领诸土、百官及人民。毗楞竭梨国王为人慈悲,对待臣民如同己子,且乐好正法。为了求法,国王遣令昭告大众,若有谁能为...
四种佛弟子_2
四种佛弟子 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子良莠不齐自是意料中事,要求所有的弟子在短时间都能成圣成贤,是不可能的事情。如同十只手指头有长有短,再好的...
四种念佛方法
[一、称名念佛],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临命终时,定见彼佛现身迎接,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梵...
回归纯真的本性
晋朝时,有一位名叫毛宝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贫困。有一年冬天,他到溪边玩耍时,看到一名渔夫抓起一只小白龟说:「这只珍贵、少见的小白龟,一定很值钱!」小男孩看到小白龟,起了一...
圣严法师《多闻与所知障》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聪明人和知识分子尤其是这样。这些人读书读得多,有机会认识很多人的思想见解,加上天生聪明,能举一反三,可以说得比别人更好。但是,检查他们的行...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问: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殊诃阿难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旨?是以因闻显心,能辩决定观察之禅,因禅发起无行无生之慧,因...
因果的法则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大至整个世界,小至一粒微尘,无不笼罩在因果的关系网中,没有因果关系的,可说一法也没有。不但佛法是这样讲,就是世人...
圆拙法师二三事
圆拙法师二三事我是在1986年开始做圆拙法师侍者的,当了将近三年的侍者。前不久,庐山东林寺法师跟我说,你这么赞叹圆拙法师,就应该写一写他的事迹。谨以此文聊表我对老法师法乳栽...
版权所有:大悲咒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