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先秦兵学战略思想是我国传统兵学精华

发布时间:2022-10-27 09:09:15作者:大悲咒常识网
先秦兵学战略思想是我国传统兵学精华 先秦兵学战略思想是先秦军事实践丰富经验的结晶,其讲道义、重实力、占先机、求全胜的思想内容可以说是我国传统兵学的精华。这四个方面的思想内容及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中华先民对国家力量博弈本质关系的独特理解,对于我们分析当代国际格局、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讲道义。讲道义、提倡“义战”,在先秦兵学中是普遍准则。《吴子》将战争的性质归为五类,指出只有“禁暴救乱”才为义兵,“若行不合道,举不合义,而虽处大居贵,患必及之。”这里所说的患,指的并不是战争中的力量劣势,而是缺乏道义带来的长期战略弱势。《孙子》关于战争谋划“五事”的第一事,就是道义。孙子指出,比较双方优劣、预测战争胜负的第一个标准就是道义原则,只有君主和民众同心同德,战争才能无往而不胜。《尉缭子》说,“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强调兵必本于仁义,否则难以最终赢得战争。《孙膑兵法》十分强调战争的正义性,提出“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六韬》也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即能否在战争中克敌制胜,其决定因素绝非个人主观意志,而在于是否顺应民心民意,合乎道义公理。可见,讲道义是先秦兵学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不仅是战术要求,更是长久的战略考虑。



  重实力。仁为兵本的道义原则只能靠实力去实现。先秦兵学极力主张通过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武备力量来确立国家的全面优势。《孙子》说,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只是“胜于易胜”而已。这里的“易胜”,就是通过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使自己在战前就已经处于胜势。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以强大的实力威慑敌人。《尉缭子》说,“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制则国治”,主张要以战前的综合国力形成巨大威慑力量,以此形成“不暴甲而胜”的优势地位。在先秦兵学看来,富国强兵、具备实力是克敌制胜的基础。

  占先机。有实力未必一定能取得胜利。先秦兵学非常强调占取先机、把握主动。这里的先机不仅仅是战术上的,更重要的是战略上的,也就是要求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战略筹划上尽力做好准备。《司马兵法》认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吴子》提出“安国之道,先戒为宝”,都主张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国家安全上的警惕性。《孙子》针对可能的安全威胁,建议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才能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在形成对己有利态势后,做到慎战备战还不够,还必须不放弃一切有利时机,使自己牢牢把握主动权。

  求全胜。千方百计夺取的战略先机,必须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先秦兵学总是把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追求“安国全军”的“全胜”目标。之所以具有这种宏大的战略视野,是因为先秦兵学认识到军事力量只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必须将其与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因素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先秦兵学反对穷兵黩武,认为胜仗中孕育着灾难,只有文武并用、刚柔相济,才能取得全胜。全胜思想的更高境界是超越战争。《孙子》认为:“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这里所说的“全”是保全,“破”是击败。孙子全胜思想的确切含义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牺牲而获得全局性胜利,其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使敌屈服,而把敌我双方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可以说,孙子全胜思想最终追求的是和平。(作者:西安交通大学 魏靖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讲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