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

发布时间:2019-06-26 06:57:09作者:大悲咒常识网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

【疏】本因因也。无生果也。次句彻果该因。心者。述己念佛非用分别意识而念。乃六根都摄一心不乱念也。入证也。忍智也。无生约理性言。慧心安此无生理故。名无生忍。清凉疏云。若约忍无生理。即无生之忍。若约无生之智及烦恼不生。则无生即忍。无生法性始终无殊。证入法忍地位不等。楞严第三渐云。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信力入印度经云。无生忍法则能清净初欢喜地。得大无畏安隐之处。谓菩萨生如是心。我已得住无生忍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无生忍故。起安慰心。仁王经云。无生忍菩萨。所谓远不动观慧。远即七远行地。不动即第八地。观慧即九善慧地也。则知此忍始于三渐。终于等觉。今且约等觉说。以势至位居补处故。上句能修证。此句所悟证。谓以真正净念。除灭邪妄浊想。内想不起。外境自寂。内外法空。一切无生。仁王云。一切法空得无生忍。又无生忍亦得名无灭忍无住忍。华严云。无生忍者。不见有少法生。亦不见少法灭。何以故。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生灭则无住处。今念化身佛。证得空如来藏智。名入无生法忍。念报身佛。证得不空如来藏智。名入无灭法忍。念法身佛。证得空不空如来藏智。名入无住法忍。此亦举一以摄余耳。若唯忍无生。小圣亦有。岂足为等觉深玄忍耶。

【钞】六根都摄者。返流旋一六用不行也。一心不乱者。依一藏心余念不生也。念者。心为能念。佛为所念。念通能所忍智也。不消文。清凉疏下钞云。无生忍有二义。一理智双明。二唯就智说。复二。一智不生。即无分别智体无念虑故。二烦恼不生。妄想不起故。无生法下判位。上句下出得忍所以。又无生下。约别相义释。若无生等者。具云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差别。若无差别则无处所。若无处所则寂静。若寂静则离欲。若离欲则无作。若无作则无愿。若无愿则无住。若无住则无去无来。无生无来离欲无作无愿空也。无灭无尽无去不空也。离垢无别无处寂静无住空不空也。今念下配释可知。此亦下通妨也。难曰。既有无灭忍等。云何独无生耶。释曰。此有二意。一者举总摄别。称为无生。二者以初摄后。但标无生理。实具诸忍也。若唯下亦通妨也。难曰。唯约无生法理不通无灭忍等。有何过耶。释曰。等觉之忍。在无灭等。故非浅近。若唯无生。小乘亦证。何足深玄。

△二利他。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疏】此界娑婆。苦世界也。净土安养。乐国土也。摄者持也接也。生前以威力加持。令不退念。临终以愿力接引。令得往生。归者还也。此界为旅亭。彼土是家乡。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今遇亲友指示道路。速回家乡也。能摄属势至。所摄属行人。摄则双通能所。归义亦然。能归行人也。所归净土也。归兼能所念佛法也。有五法门。见五土佛。谓忆想外境念佛。则生归变化土。见变化身佛。摄境归心念佛。则生劣受用土。见劣受用身佛。心境互融念佛。则归胜受用土。见胜受用身佛。心境双泯念佛。则生法性土。见法性身佛。圆通无尽念佛。则归法界无障碍土。见法界无障碍身佛。人者机也。具闻思修三妙慧故。备信愿行三资粮故。始名念佛人也。问。设行五逆十恶。亦具三资粮慧。得生彼土否耶。答。虽有诸过。于彼佛土有信行愿。亦名为器。如三辈九品中下辈下品是也。问。念几时佛得能见佛生方。答。随机不定。或尽形持。或九十日。或七七一七。或十日一日。或十念。或一念。但能称名。必得见佛。况有弥陀本愿。势至摄受。岂有念佛不生方耶。

【钞】此界苦净土乐者。谓此土具八苦。生居胎狱。老厌龙钟。病受痛疴。死悲分散。爱则欲合偏离。冤则欲逃偏遇。求则欲得偏失。乃至五阴炽盛。而彼国莲华化生则无生苦。寒暑不迁则无老苦。身离分段则无病苦。寿命无量则无死苦。无父母妻子则无爱别离苦。上善人聚则无怨憎会苦。所欲自至则无求不得苦。观照空寂则无五阴盛苦。慈云忏主云。不值佛。不闻法。恶友缠。群魔恼。受轮回。堕恶趣。尘缘障道。寿命短促。修行退失。尘劫难成。此即娑婆十种苦也。常见佛。常闻法。圣贤会。离魔事。轮回息。无恶道。胜缘助道。寿命无量。入正定聚。一生行满。此即安养十种乐也。归义下。清凉贞元疏。问。不生华藏而生极乐者何也。答。有四意。一者有缘故。弥陀愿重。偏接娑婆人也。二者使众生归凭情一故。若说十方皆妙。初心茫然。无所依托也。三者不离华藏故。极乐去此。十万亿刹。即在华藏第十三层。未出刹种外出。四者即本师故。经云。或有见佛无量寿。观自在等所围绕。既赞本尊遮那之德如是。岂非本师随名异化也。事则从此界。归彼界。见弥陀。居极乐。理则返不觉。还本觉。见自性。居唯心。问。既万法唯心。何以见彼此土有苦乐。生佛有来去耶。答土有苦乐。即心相垢净。生有来去。即心性迷悟。如是垢净迷悟。总不离乎法界。故云心外无法。楞伽亦云。若一切皆心。世间何处住。何因见大地。众生有去来。(问难也)如鸟(喻众生)游虚空(喻自心)随分别而去。(喻分别识。谓从自心空中。而后现众生鸟。彼众生鸟。还于自心空中。随分别识去来游履也)无依亦无住。如履地而行。(谓自心空。虽无依止住处。而能令众生鸟如履平地似有依住也)众生亦如是。随于妄分别。游履于自心。如鸟在虚空。(答释也。前四句喻。后四句合)闻思修者。闻说佛名为闻慧。忆想在怀为思慧。持念不忘为修慧。佛地论云。菩萨履三妙慧净土往还。释云。以闻思修。得入净土。故念佛人必具三慧。信愿行者。闻念佛门。心不疑贰。谓之信。信已而解。心起乐欲。谓之愿。愿已而念。心勤精进。谓之行。弥陀经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执持名号。虽有诸过等者。观经钞云。此土博地凡夫。属邪定聚。发心修行未得不退者。属不定聚。已得不退者。属正定聚。若生安养。不论高下。所以者何。五逆罪人。临终十念得往生者。亦得不退。成正定聚故。准知罪人十念即名器矣。反显世人虽行众善。于彼佛土。无信行愿。亦名为非器也。三辈九品者。若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不谤三宝。大修功德。专念弥陀。愿生彼国。真佛来迎。坐七宝莲。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此名为上辈也。兼利他行。若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不谤正法。少修功德。专念佛名。回向愿生。化佛来迎。坐莲华中。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此名为中辈也。唯自利行。若发菩提心。亦信因果。不谤正法。不造五逆。虽无功德。专念佛名十声一声。临命终时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此名为下辈也。缺二利行。若七日七夜礼念佛名。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六念(佛。法。僧。天。施。戒)读经解义。深信因果。持戒利生。发心发愿。回向求生者。(因也)真佛与化佛来迎。乘金刚台。即得华开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受诸佛记。(果也)此名为上品上生也。若五日五夜专意念佛。不谤三宝。善解义趣。深信因果。持戒弘法。发大心愿。回向求生者。(因也)真佛与化佛来迎。乘紫金台。经宿华开。见佛闻法。七日后菩提不退。一小劫得忍受记。(果也)此名为上品中生也。若七日或五夜至心念佛。不谤三宝。深信因果。持戒利物。发大道心。回向求生者。(因也)真佛与化佛来接。坐金莲华。一日一夜华开。七日之中见佛。于三七后闻法。经三小劫。住欢喜地。(果也)此名为上品下生也。如是三品。即前上辈所开。兼利他行。若三日三夜礼念佛名。持诸斋戒。发心发愿回向求生者。(因也)真佛来引。乘莲华台。往生彼土莲华即开。闻四谛法。得罗汉果。(果也)此名为中品上生也。若一日一夜称念弥陀。八戒十戒。发心发愿回向求生者。(因也)真佛来引。坐七宝莲。经七日开。得须陀洹。至半劫后成罗汉界。(果也)此名为中品中生也。若一日或一夜专意念佛。孝养仁慈。临终遇善知识指示净土法门者。(因也)命终坐莲华生彼。经七日已。闻法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果也)此名为中品下生也。如是三品。即前中辈所开。唯自利行。若不谤正法。亦作众恶。命终时。闻经名。称弥陀至半日或半夜者。(因也)化佛来引。坐宝莲华。经七七日华开。闻法发菩提心。过十小劫得入初地。(果也)此名为下品上生也。若破戒偷盗。然不谤三宝。临终闻净土法。称念佛名。经一时一刻者。(因也)化佛来引。坐莲华上。过六劫后。莲华始开。闻法发心。(果也)此名为下品中生也。若造五逆十恶。然亦不谤正法。临终闻佛。至心十念乃至一念者。(因也)命终。见金莲华。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闻实相法。发无上心。(果也)此名为下品下生也。如是三品。即前下辈所开。无二利行。问。大本云唯除五逆。观经云五逆得生。二义云何。答。大本云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则知五逆而兼谤法者。乃在所除也。如不兼谤者。亦未必除。良由谤则不信。不信则不生。所谓疑则华不开。是也。观经但言五逆。不言谤法。则知虽具五逆。不谤法者。必定得生。如兼谤者。亦不生也。良由信则不谤。不谤则华开。所谓信则决定生。是也。下辈下品者。谓下辈内之下品。非中上也。问。大本三辈。纯明善行不及恶人。止齐观经前之六品。云何今以下辈配下品耶。答。有三意。一约行因。善恶虽异。而位次辈品正同。(三三成九故)今取位不取行也。二下辈与下品。十念行同故。三五逆十恶而不谤者。亦摄下辈善人中故。大本云。地狱鬼畜生亦生我刹中。堕地狱者。非五逆人而何。若下辈不摄。置于何辈耶。尽形持者。大本经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则知一生持也。九十日者。般舟三昧经云。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系念。于三昧中得见阿弥。文殊般若云。九十日中。端坐西向。专念于佛。即成三昧。七七者。大集经云。若专念佛至七七日。现身见佛。一七者。弥陀经观经皆云。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十日者。鼓音王经云。受持佛号十日十夜。除舍散乱。必得见佛。大本云。一心常念十昼夜不绝者。命终必生我刹。一日者。大本云。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一昼夜不绝。必生我刹。十念者。观经云。其人苦迫不遑念佛。十声称佛。即得往生。一念者。大本云。信乐不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亦得往生。问。云何一念彼佛。亦得生彼国土。一声弥陀。能灭八十亿劫生死罪耶。答。一心朗念。积妄顿空。喻如一灯能灭千年室暗。一火能烧百辆车薪。况乘如来本愿功德。岂可思议耶。故法华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佛名经云。一闻佛名。灭无量劫生死之罪。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大庄严经论云。佛世一老人来求出家。舍利弗等俱不肯度。以观彼多劫无善根故。佛自度之。即证道果。因告大众。此人无量劫前。为采薪人。猛虎逼极。大怖上树。称南无佛。以是善根。遇我得度。况有下。上明自力。此明他力。自力复二。一者称念彼佛力。如帆楫。二者本有佛性力。如舟船。他力即是佛愿摄取力。如顺风。三事周圆。必生彼土矣。问。佛既自来迎引。何又假多少化佛授手耶。答。显其功行有浅深故。如善导千念而飞千光。少康十声而出十佛。华严离垢幢菩萨偈云。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舍。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疏】初一句牒所问。包含众妙曰圆。遍入诸有曰通。又总摄万化不滞一隅曰圆。统生一切无有间隔曰通。次五句结能答。我等四句出本因。先因修。无选择者。一拣非那律选眼空生择意。二外不选六根相。(浮胜二根相也)内不择六根性。(见闻觉知性也)根都摄者。对上亦二义。一眼不取色。乃至意不缘法。二唯依一精明心不行六根用故。余念不生曰净。念而无念故。一心系佛曰念。无念而念故。相继。谓事则忆念无间。理则圆照无间。得句。后果证。梵语三摩地。此云等至。等谓齐等。离沉掉故。至谓至到。到胜定故。亦云等持。谓平等持心趣一境故。虽通因果。此且取功用中纯熟一义。故名曰得。事则成念佛三昧。理则显本性如来。斯为句。叹殊胜。问。大本弥陀经云。极乐清净。次于泥洹。今经拣选圆通。势至念佛。次于观音返闻。何称为第一耶。答。就楞严本经。有三意。一文殊。谓念性生灭因果殊感故。第二势至。谓一心净念现见自佛故。第一二阿难循声故。返闻为当根。念佛为不当根。佛以圣性皆通归元无二。故称观音势至并无优劣。三此方教体在于音闻故。以耳根圆通。当此方机。势至居次。十方法门念佛为最故。以念佛圆通。当十方机。等于观音。约念佛法门中。若事念他佛。助显本觉性佛。则次泥洹。异于观音。若理念自佛。直显涅槃心佛。则等泥洹。同观音矣。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是也。如此念佛法门。不称第一。而谓之何哉。修心者岂可忽诸。

【钞】牒所问者。楞严五卷云。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故此牒云。佛问圆通也。包含下。约包遍释圆通。又下约摄生释圆通。又多门入一。一门容多。名之为圆。如珠悬空。映于五色也。一入多门。多门容一。名之为通。如泉潜流穿于十方也。根都摄下。佛为能摄。根为所摄。摄则通二。二义中。初通事念。次通理念。上无择二义亦例此知之。等至下。圆觉疏翻为等至。等谓平等住持。双离沉掉也。至谓能到胜定。及至胜位也。等持下。此依会玄记释。事则成等至。理则成等持。故开二义也。问下通妨也。慧觉曰。或谓净土乃圣人之权方。所以接钝根化凡器也。苟能一超直入如来地。何藉于他力乎。答云。马鸣龙树天亲等诸菩萨。皆发愿往生。应尽是钝根乎。释迦于大宝积经。劝父王净饭并六万释种。皆求生净土。应尽是凡器乎。一举心念佛。即见性成佛。岂非一超直入乎。青草堂后身为曾鲁公。戒禅师后身作苏东坡。真如喆公后身多忧苦。太平古老后身耽富贵。海印信禅师生朱防御家为女子。岂可单仗自力乎。若以此为权。将何为实。轻念佛者。可不慎欤。如此下。结显也。若以念佛一门摄生。世出世法言之。为五欲故发心念佛。地狱界也(一)为名利故发心念佛。饿鬼界也(二)为眷属故发心念佛。畜生界也(三)为胜他故发心念佛。修罗界也(四)畏恶道故发心念佛。人法界也(五)求天乐故发心念佛。天法界也(六)欣涅槃故发心念佛。声闻界也(七)慕无生故发心念佛。缘觉界也(八)欲度他故发心念佛。菩萨界也(九)希成佛故发心念佛。佛法界也(十)坚心念佛。地大也(十一)喜心念佛。水大也(十二)热心念佛。火大也(十三)勤心念佛。风大也(十四)虚心念佛。空大也(十五)灵心念佛。根大也(十六)想心念佛。识大也(十七)念佛旋见。眼根也(十八)念佛反闻。耳根也(十九)念佛转嗅。鼻根也(二十)念佛还尝。舌根也(廿一)念佛摄觉。身根也(廿二)念佛逆知。意根也(廿三)念佛观像。色尘也(廿四)念佛听名。声尘也(廿五)念佛染香。香尘也(廿六)念佛有味。味尘也(廿七)念佛光严。触尘也(廿八)念佛观想。法尘也(廿九)眼不别色。眼识念佛也(三十)耳不别声。耳识念佛也(三一)鼻不别香。鼻识念佛也(三二)舌不别味。舌识念佛也(三三)身不别触。身识念佛也(三四)意不别法。意识念佛也(三五)怖生死苦。苦谛念佛也(三六)息诸惑业。集谛念佛也(三七)修戒定慧。道谛念佛也(三八)证寂灭理。灭谛念佛也(三九)烦恼不生。无明缘念佛也(四十)不作诸业。行缘念佛也(四一)不托母胎。识缘念佛也(四二)色心断灭。名色缘念佛也(四三)诸根灰泯。六入缘念佛也(四四)根尘识离。触缘念佛也(四五)不领前境。受缘念佛也(四六)不贪财色。爱缘念佛也(四七)不求尘欲。取缘念佛也(四八)业无有成。有缘念佛也(四九)不受后阴。生缘念佛也(五十)空无熟坏。老死缘念佛也(五一)一心念佛万缘自舍。施度也(五二)一心念佛诸恶自止。戒度也(五三)一心念佛心自柔顺。忍度也(五四)一心念佛永不退转。进度也(五五)一心念佛余想不生。禅度也(五六)一心念佛正智分明。智度也(五七)一心念佛成正遍知。菩提也(五八)一心念佛常乐净我。涅槃也(五九)寂静念佛。空如来藏也(六十)想像念佛。不空如来藏也(六一)圆通念佛。空不空如来藏也(六二)日出念佛。先照时也(六三)食时念佛。转照初也(六四)亭午念佛。转照中也(六五)晡时念佛。转照后也(六六)日没念佛。还照时也(六七)念心外佛。小教也(六八)念心内佛。始教也(六九)念即心佛。终教也(七十)念非心佛。顿教也(七一)念普融佛。圆教也(七二)有佛有心净念相继。事法界也(七三)无佛无心不假方便。理法界也(七四)念佛念心入无生忍。事理无碍法界也(七五)若佛若心遍含无尽。事事无碍法界也(七六)一念佛门含无尽义。总相也(七七)四五义门非一念佛。别相也(七八)十六观等同成念佛。同相也(七九)依报清净非正庄严。异相也(八十)念佛一门揽诸义成。成相也(八一)四种五种各住自位。坏相也(八二)依正功德念佛更周。同时具足相应门也(八三)遍周诸法不离念佛。广狭自在无碍门也(八四)一根念佛六根都摄。一多相容不同门也(八五)念佛三昧即一切法。诸法相即自在门也(八六)正念佛时余门不现。秘密隐显俱成门也(八七)此念佛门一切齐摄。微细相容安立门也(八八)五种念佛互摄重重。因陀罗网境界门也(八九)见念佛门即见无尽。托事显法生解门也(九十)前后念佛不异当念。十世隔法异成门也(九一)念佛一法带无尽法。主伴圆明具德门也(九二)念自心佛。本觉也(九三)念佛信心。始觉中名字也(九四)念佛解心。始觉中相似也(九五)念佛证心。始觉中分证也(九六)念佛成佛。究竟觉也(九七)当念佛时寂寞无为。法身佛也(九八)当念佛时无德不具。报身佛也(九九)当念佛时凡圣并欣。化身佛也(一百)故知念佛一法摄尽一切法矣。

△二皈命回向。

稽首释迦弥陀佛  观音势至诸圣贤

仰愿三宝加被力  令此经疏遍尘刹

见闻随喜及持说  毕竟得生安乐土

回此功德向法界  同成无上菩提果

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卷下(终)

音释

遮那  (此云遍一切处亦云光明遍照)。  瞪  (音证直视貌)。  瞢  (音蒙昏闷不了也)。  波利质多罗  (此云圆生忉利天树华开香遍五十由旬又翻间错庄严众杂色华周匝庄严故又云香遍树根茎枝叶肤实莫不皆香故)。

薝卜  (音瞻部此云黄色华最香形似栀子华其树高大)。

摩罗耶  (翻高山或云牛头亦云离垢)。  阿那婆达多  (此云无热恼池名也)。  阿卢那  (此云亦色香名)。  罗刹  (此云速疾鬼又云可畏暴恶)。  须夜摩  (此云善时分时唱妙善乐故)。

兜率  (华言知足于五欲境知止足故)。  先陀婆  (此云石盐其香似之醎水马器皆云先陀婆今应用醎也)。

龙钟  (老病貌谓老来腰湾背跎犹如龙之钟曲也)。  疴  (音阿病也)。

楞伽  (此云不可往山也佛在此说名楞伽经)。  罗汉  (翻无生应供杀贼四果也)。  须陀洹  (翻预流初果也)。  般舟  (翻佛立常行三昧也)。  遑  (音王心不暇也)。  辆  (音亮车辆)。  那律  (华言无贫亦云如意)。  浮胜二根  (谓浮尘根胜义根也六根中各各具此二种)。  掉  (音迢摇动也)。  泥洹  (即涅槃音转耳此云入灭)。  十八界  (六根六尘六识也)。  净饭  (梵语阅头檀亦翻真净白净王名也)。  喆  (音执与哲同)。  晡  (音补申时)。  因陀罗网  (此云天帝网)。

No. 311-C 刻势至疏钞缘起

诸修行中。念佛为最。念佛方法。莫尚此经。疏钞之作不容已也。戊午冬。京兆戴复齐先生长公仁长预祝乃翁寿建华严会。予时首众唪至德云念佛门。谛审沉观。其夜梦本师和尚为讲势至章。比晓细研清凉疏钞。遂于腊月八日开释。历己未元宵阁笔。暨夏五月。贵本请教于复齐戴先生。今岁七月望先生嘱公即募刻之。公即喜而应命。即以此为起疾延生之公据寿增福益足可征也。梓人曰。是佛菩萨佑耶。非佛菩萨佑耶。余曰。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或开五欲乐。或阐六尘境。或为声名之蒿矢。或结世产之果因。如是施资缕本有损无益。今刻念佛法门供一人。有一人之益。供千万人。即有千万人之益。在一时一处。则一时一处益。尽未来遍沙界。便有尘方亿劫之益。此则力同势至。愿比弥陀。摄念佛人。归安养土。其无漏功德。等于虚空。何可以心思言议耶。且既得佛心。使三宝常住。佛不佑之而谁佑欤。故此轻小之兆不足疑也。众以为然。命作文劝世。普起一切人之信心。复翁先生闻之曰。兹事茫昧。不须遄举。信心众具。广劝奚为。余曰不然。生死一大事也。其能脱之之法门。岂曰小哉。信者虽多。莫能常遍。今表而出之。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又何伤于转劝乎。遂记此于疏钞之末。为流通一助云。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

时康熙庚申年十月十一日灌顶行者续法题 于慈云观堂

首页123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讲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