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赋注卷第四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述
若空孕色。犹蓝出青。马鸣因兹而制论。
马鸣菩萨。是西天第十二祖师。造一千部论。数内有一心遍满论。乃至诸论。皆研心起。离众生心。无一字可说。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又如天亲菩萨。造颂及论。成立佛经。令诸学者。了知万法。皆不离心。故云。自心起信。还信自心。
释迦由此而弘经。
诸佛证心成佛。从心演教。因心度人。若离于心。亦无三宝四谛。世出世间等法。如肇论云。为莫之大故。乃反于小成。施莫之广故。乃归于无名。何谓小成。通百千恒沙之法门。在毛头之心地。何谓无名。形教遍于三千。无名相之可得故。以唯是一心故。如傅大士行路难云。君不见心相微细最奇精。非因非缘非色名。虽复恬然非有相。若凡若圣己之灵。此灵无形而常应。虽复常应实无形。心性无来亦无去。流转六趣实无停。正觉觉此真常觉。方便鹿苑制尊经。
外道打髑髅之时。察吉凶之往事。
增一阿含经云。佛与鹿头梵志俱行。至大畏林。取人髑髅。授与鹿头。此外道善解诸声。问云。此是何人髑髅。鹿头打作一声。答云。此是男子。因百节酸疼故命终。今生三恶道。又打一髑髅云。被人害死。此人持十善。今得生天。佛一一问之。皆答不谬。是以声中本具诸法。众生日用不知。故知声处全耳。法法皆心故。
相者占人面之际辩。贵贱之殊形。
定慧论云。如人面色。具诸休否。若言有相。问者不知。若言无相。占者渊解。当随善相者。信人面上具一切相也。心亦如是。具一切相。众生相隐。弥勒相显。如来善知。故远近皆记。不善观者。不信心具一切相。当随如实观者。信心具一切相也。又如弥勒相骨经云。一念见色。有三百亿五阴生灭。一一五阴。即是众生。
大体平分。玄基高峙。十心九识之宗。
十心者。华严疏云。此一心。约性相体用本末即入等义。有十心门。一假说一心。则二乘人。谓实有外法。但由心变动。故说一心。二相见俱存故说一心。此通八识及诸心所。并所变相分。本影具足。由有支等熏习力故。变现三界依正等报。三摄相归见故说一心。亦通王数。但所变相分。无别种生。能见识生。带彼影起。四摄数归王故说一心。唯通八识。以彼心所依王无体。亦心变故。五以末归本说一心。谓七转识。皆是本识差别功能。无别体故。经偈云。譬如巨海浪。无有若干相。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六摄相归性说一心。谓此八识皆无自体。唯如来藏平等显现。余相皆尽。一切众生即涅槃相。经云。不坏相有八。无相亦无相。七性相俱融说一心。谓如来藏举体随缘。成办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灭。即此理事混融无碍。是故一心二谛。皆无障碍。八融事相入说一心。谓由心性圆融无碍。以性成事。事亦镕融不相障碍。一入一切。一一尘内。各见法界。天人修罗等。不离一尘。九令事相即说一心。谓依性之事。事无别事。心性既无彼此之异。事亦一切即一。如经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等。十帝网无碍说一心。谓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复有一切。重重无尽。皆以心识如来藏性圆融无尽。以真如性毕竟无尽故。观一切法即真如故。一切时处皆帝网故。九识者。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九真识。九识者。以第八染净别开为二。以有漏为染。无漏为净。前七识不分染净。以俱是转识摄故。第八既非转识。独开为二。谓染与净。合前七种。故成九识。又第九识。亦名阿陀那识。密严经说九识为纯净无染识。如瀑流水。生多波浪。诸波浪等以水为依。五六七八等。皆以阿陀那识为依故。
三细六粗之旨。
三细者。一者业相。即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二者转相。即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三者现相。即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第一业相。未分能所。第二转相。渐立见分。第三现相。顿现相分。论云。不觉故心动者。动为业识。理极微细。谓本觉心因无明风。举体微动。微动之相。未能外缘。即不觉故。为精动隐流之义。精者细也。隐者密也。即是细动密流难觉故。所以云不觉。谓从本觉有不觉生。即为业相。喻如海微波。从静微动。而未从此转移本处。转相者。假无明力。资助业相。转成能缘。有能见用。向外回起。即名转相。虽有转相。而未能现五尘。所缘境相。喻如海波浪。假于风力。兼资微动。从此击波转移而起。现相者。从转相而成现相。方有色尘山河大地器世间等。如仁王经云。初刹那识异于木石者。有说初识。随于何趣续生位中。最初刹那第八识也。识有缘虑。异于木石。有说初识。如楞伽经云。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言真相者。本觉真心。不籍妄缘。名自真相。业相者。根本无明。起静令动。动为业识。极微细故。转相者。是能见相。依前业相转成能缘。虽有能缘。而未能显所缘境故。现相者。即境界相。依前转相。能现境故。又云。顿分别知自心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如次。即是根身外器色等五境。以一切时任运现故。此是三细。即本识故。最初业识。即为初依生起门为次第故。又远劫来。时无初始。过未无体。熏习唯心。妄念为初。违真起故。又从静起动。名之为业。从内趣外。名之为转。真如之性不可增减。名为真相。亦名真识。此真识。即业转现等三性。即神解性。不同虚空。通名识。亦名自相。不籍他成故。亦名智相。觉照性故。所以云。本觉真心。不籍妄缘。以真心之体。即是本觉。非动转相。是觉性故。又释云。初刹那识异于木石者。谓一念识有觉受故。异于木石。即显前念中有末心所见赤白二秽。即同外器木石种类。此识生时。揽彼为身。故异木石。问。远劫无始。名初识耶。答。过去未来无体。刹那熏习。唯属现在。现在正起妄念之时。妄念违真。名为初识。非是过去有识创起。名为初识也。应知横该一切处。竖通无量时。皆是即今现在一心。决无别法。所以法华经云。我观久远犹若今日。则三世情消。契无时之正轨。一真道现。证唯识之圆宗。已上释三细相讫。次解六粗相者。论云。后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故名粗。六粗者。一起计。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二生爱。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三取著。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著故。四立名。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五造业。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著。造种种业故。六受报。六者业系苦相。以住业受报。果不自在故。上三细六粗。总摄一切染法。皆因根本无明。不了真如一心而起。
根身国土。因本识而先生。
根身器世间。从第八识而建立。如唯识论云。一切三界。但唯有识。识有二种。一显识。即是本识。此本识。转作五尘四大等。二分别识。即是意识。于显识中。分别作人天长短大小男女诸佛等。分别一切法。譬如依镜影色得起。如是缘显识。分别识得起。又转识。能回转造作无量识法。或转作根。或转作尘。转作我。转作识。如此种种不同。唯识所作。或于自于他。互相随逐。于自则转为五阴。于他则转为怨亲中人。一一识中。皆具能所。能分别是识。所分别是境。能即依他性。所即分别性。由如此义。离识之外。更无别境。但唯有识。又转识论。明所缘识。转有二种。一转为众生。二转为法。一切所缘。不出此二。此二实无但是识转作二相貌也。又论云。虽非无色。而是识变。谓识生时。内因缘力。变似眼等。色等相现。即以此相。为所依缘。然眼等根。非现量得。以能发识。比知是有。此但功能。非外所造。外有对色。理既不成。故应但是内识变现。释云。眼等虽有所依所缘之色。而是识所变现。非是心外别有极微以成根境。但八识生时。内因缘种子力等。第八识变似五根五尘。眼等五识。依彼所变根。缘彼本质尘境。虽亲不得。要托彼生。实于本识色尘之上。变作五尘相现。即以彼五根为所依。以彼及此二种五尘为所缘缘。五识若不托第八所变。便无所缘缘。所缘缘中。有亲疏故。然眼等根非现量者。色等五尘。世间共见。现量所得。眼等五根。非现量得。除第八识缘及如来等缘。是现量得。世不共信余散心中无现量得。此但能有发识之用。比知是有。此但有功能。非是心外别有大种所造之色。此功能言。即是发生五识作用。观用知体。如观生芽。比知种体是有。所以密严经偈云。眼色等为缘。而得生于识。犹火因薪炽。识起亦复然。境转随妄心。犹铁逐磁石。如干城阳焰。愚渴之所取。中无能造物。但随心变异。复如干城人。往来皆不实。众生身亦尔。进止悉非真。亦如梦中见。寤后即非有。妄见蕴等法。觉已本寂然。四大微尘聚。离心无所得。
妍丑高低。从分别而潜起。
凡分别。属第六意识。分别有三。一自性分别。二随念分别。三计度分别。如祖师偈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心从何起。妄心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矗然端直。靡历光阴。德用之道恢廓。善巧之门甚深。
若不先了真如一心。为自行化他之本。曷能酬本愿。起化轮。垂善巧权门。备无边德用。如十住经序云。以灵照故。统名一心。以所缘故。总号一法。若夫名随数变。则浩然无际。统以心法。则未始非一。又十二门论序云。论之者。欲以穷其心源。尽其至理也。若一理之不尽。则众异纷然。有惑趣之乖。一源之不穷。则众途扶疏。有殊致之迹。殊致之不夷。乖趣之不泯。大士之忧也。
金地酥河。匪出化源之意。
百法钞云。十地菩萨。所变大地为黄金。搅长河为酥酪。化肉山鱼米等事。令众生得实用。此皆不离大菩萨之心。然地种不动。但令所度众生自心感见。乃是菩萨本愿力为增上缘。令众生见如是事。
人波鬼火。宁离业识之心。
唯识论云。且如一水。四见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宅。故知前尘无定相。转变由人。如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识论云。身不定如鬼者。或见猛火。或见脓河等。实是清河。无外异境。然诸饿鬼。悉皆同见脓满河而流。乃至悭吝业熟同见此。若由昔同业各熏自体。此时异熟皆并现前。彼多有情同见斯事。实无外境。为思忆故。准其道理。世间亦然。共同造作所有熏习成熟之时更无别相。色等相分从识而生。是故定知不由外境。识方得起。现见有良家贱室贫富等异。如是便成见其色等应有差别。同彼饿鬼见成非等。然诸饿鬼虽同一趣。见亦差别。由业异故。所见亦然。彼或有见大热铁围。融煮迸濽。或时见有屎尿横流。非相似故。或有虽同人趣。薄福之人。金带现时。见为铁锁。或见是蛇。吐其毒火。是故定知。虽在人趣。亦非同见。但唯识变。法无差别。如先德云。人水鬼火。岂在异方。毛海芥山。谁论巨细。一尘一识。万境万心矣。又襄邑县有赖乡。乡中有庙。庙有九井。若斋洁入祠者。汲水则温清。若滥浊入祠者。汲水则混浊。又汉时郑弘。夜宿郊外一川泽。忽逢故友。四顾荒榛。沽酒无处。因投钱水中。各饮水而醉。故知境随业识而转。物逐情感而生。若离于心。万法何有。
迹现多门。光韬实地。不用天眼而十方洞明。
华严疏云。菩萨悟普法故。名为普眼。眼外无法。故名普眼。既心眼之外。无纤毫之法。即知心遍一切处。故楞严经云。十方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岂空中十方国土。而不明见乎。所以志公和尚偈云。大士肉眼圆通。二乘天眼有翳。又净名经云。不以二相见。名真天眼。以了一心。无相可得。由无相即无有二。是名真天眼。
岂运神通而千界飞至。
不动一心。恒遍十方刹海。无来去之相。是神足通。故经云。诸佛菩萨。于无二法中。现大神变矣。
未离兜率。双林而已般涅槃。
华严论明如来八相成道。释天犹未下。母胎犹未出。双林而已般涅槃。不出一刹那际三昧。当知降生时。即是说法时。即是涅槃时。以不出一心故尔。肇论涅槃论云。至人空洞无像。而物无非我。会万物以为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可离色中求。又曰。见因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教。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同。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
不起树王。六欲而早升忉利。
华严经云。不离觉树而升释天。古释云。若约处相入门。以一处中有一切处故。是此天宫等本在树下。故不须起。然是彼用。故说升也。若约相入门。以一处入一切处故。树遍天中。亦不须起。欲用天宫表法升进。故云升也。然佛体无不遍周。但随众生心想见。如不思议经云。以一切佛一切诸法。平等平等皆同一理。如阳焰等。一切众生及诸如来一切佛土。皆不离想。乃至若我分别。佛即现前。若无分别。都无所见。想能作佛。离想无有。如是三界一切诸法。皆不离心。
坚贞难并。泡沫非同。立绝相之相。
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以心无形相。故号无相法门。亦名无相道场。若于一切相。见无相之理。即见唯心如来。
运无功之功。
向心外有作。皆是有功。若谛了一心本来具足无漏性起功德。则是无功之功。故云。有功之功。功归败坏。无功之功。功不虚弃。
慈来分明。始因四念之处。
大涅槃经最后垂示。总前教迹同此指归以四念处。即是心赋所明一切众生身受心法。如经云。佛告阿难。如汝所问佛涅槃后依何住者。阿难。依四念处严心而住。观身性相同于虚空。名身念处。观受不在内外。不住中间。名受念处。观心但有名字。名字性离。名心念处。观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处。阿难。一切行者应当依此四念处住。又云。譬如国王。安住己界。身心安乐。若在他界。则得众苦。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若能自住于己境界。则得安乐。若至他界。则遇恶魔。受诸苦想。自境界者。谓心四念处。他境界者。谓五欲也。华手经云。佛告跋陀婆罗。于尔时世。一切善人应作是念。我等当自依四念处者。于圣法中。一切诸法皆名念处。何以故。一切诸法常住自性。无能坏故。一切诸法皆名念处者。故知即法是心。即心是法。皆同一性。岂能坏乎。若有二法。则有相坏。大宝积经偈云。得无动处者。常住于无处。无动处者。则自心境界。此境界即无处所。如金刚三昧经云。心无边际。不见处所。论释云。心无边际者。归一心原。心体周遍。遍十方故无边。周三世故无际。虽周三世。而无古今之殊。虽遍十方。而无此彼之处。故言不见处所。大法炬陀罗尼经云夫念处者。云何念义。当知是念。无有违诤。随顺如法。趣向平等。离诸邪念。无有移转及诸别异。唯是一心。
教文审的。终归三点之中。
三点者。如世∴字三点。不纵不横。不并不别。所谓解脱。法身。般若。夫法身即是人人须有。灵智故名般若。若得般若。则一切处无著。不为境缚。即是解脱。又若显法身而得解脱。则功全由般若。非唯此二法。一切万行皆因般若成立。故五度如盲。般若如导。若布施无般若。唯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若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若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若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若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若万善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故知般若。是险恶径中之导师。迷闇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楫。烦恼病中之良医。碎邪山之大风。破魔军之猛将。照幽途之赫日。警昏识之迅雷。抉愚盲之金鎞。沃渴爱之甘露。截痴网之慧刃。给贫乏之宝珠。若般若不明。万行虚设。祖师云。不识玄旨。徒劳念净。不可刹那忘照。率尔相违。以此三法。不纵不横。非一非异。能成涅槃秘藏。如大涅槃经云。佛言。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我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字。三点若并。则不成∴。纵不成∴如魔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所以云。法身常。种智圆。解脱具一切。皆是佛法。无有优劣。故不纵。三德相冥。同一法界。出法界外。何处别有法。故不横。能种种建立。故不一。同归第一义。故不异。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一则坏于三谛。异则迷于一实。在境则三谛圆融。在心则三观俱运。在因则三道相续。在果则三德周圆。如是本末相收。方入大涅槃秘密之藏。古德云。此之三德。不离一如。德用分异。即寂之照为般。若。即照之寂为解脱。寂照之体为法身。如一明净圆珠。明即般若。净即解脱。圆体即法身。约用不同。体不相离。故此三法。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如天之目。似世之∴。名秘密藏。为大涅槃。又台教类通三轨法。一真性轨。二观照轨。三资成轨。即是三德。以真性轨为一乘体。此为法身。一切众生悉一乘故。以观照轨为般若。只点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观照第一义空。以资成轨为解脱。只点真性法界含藏诸行。无量众善即如来藏。三法不一不异如点。如意珠中论光论宝。光宝不与珠一。不与珠异。不纵不横。三法如是。
性非造作。
性地圆成。非干意造。故圆教立无作四谛。
理实镕融。
镕者销也。融者和也。理能销万事。和百法。终归一道。
明之而心何曾动。昧之而路自迷东。
起信论云。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任竭海移山。未是无为之力。纵蹑虚履水。皆为有漏之通。
法华经颂云。若接须弥。掷置他方无数佛土。亦未为难。若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他国。亦未为难。乃至若佛灭后。于恶世中能说此经。是则为难。又西天外道。以持咒力。能移山塞海。及得五神通。皆不免生死。但能觉了即心是佛。复能开示自觉觉他。绍隆佛种。此难信之法。浅机难解。故云能说此经是则为难。是以宝藏论云。通有五种。一曰道通。二曰神通。三曰依通。四曰报通。五曰妖通。妖通者。狐狸老变。木石精化。附傍人神。聪慧奇异。此谓妖通。何谓报通。鬼神逆知。诸天变化。中阴了生。神龙隐变。此谓报通。何谓依通。约法而知。缘身而用。乘符往来。药饵灵变。此谓依通。何谓神通。静心照物。宿命记持。种种分别。皆随定力。此谓神通。何谓道通。无心应物。缘化万有。水月空华。影像无主。此谓道通矣。
辩玉须真。探珠宜静。但向境外而求心。焉知圆光而在眚。
眚者目病。首楞严经云。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迭。此况迷心为境之人。不知境是自心。如灯上圆光。认为他境。
捏目之处。飞三有之虚华。
首楞严经云。三界有法。捏所成故。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中所有之法。皆是捏出。本无来处。彻底唯空。又如捏目生华。有何真实。唯有真心遍一切处。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故经云。眼病见空华。除翳不除华。妄心执有法。遣执不遣法。又一切国土。皆想持之。取像曰想。若无想则无境。如盛热时。地蒸炎气。日光烁之。远望似水。但是心想。世间所见。皆如焰水。无有真实。如华严经颂云。勇猛诸佛子。随顺入妙法。善观一切想。心想方世间。众想如阳焰。令众生倒解。菩萨善知想。舍离一切倒。众生各别异。形类非一种。了达皆是想。一切无真实。十方诸众生。皆为想所覆。若舍颠倒见。则灭世间想。世间如阳焰。以想有差别。知世住于想。远离三颠倒。譬如热时焰。世见谓为水。水实无所有。智者不应求。众生亦复然。世趣皆无有。如焰住于想。无碍心境界。
迷头之时。认六尘之幻影。
首楞严经云。佛言。富楼那。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是以三界之中。见有见无。尽是心狂。终无外境。
顺法界性。合真如心。智必资理而成照。理不待发而自深。意绝思惟。鉴彻十方之际。佛不说法。闻通无尽之音。
意绝思惟者。宝雨经云。如理思惟。是名供养一切如来。如理思惟者。即是绝一切思惟。如六祖云。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佛不说法者。大涅槃经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具足多闻。所以法华玄义云。手不执卷。常读是经。口无言音。遍诵众典。佛不说法。恒闻梵音。心不思惟。普照法界。故知不动真心。获如是功德。
莫摘枝苗。须搜祖祢。豁尔而无明顿开。湛然而情尘自洗。恶从心起。如铁孕垢而自毁铁形。善逐情生。犹珠现光而还照珠体。
犹珠现光而还照珠体者。如古释云。止观无所现有三义者。一无心现约止。二所现空约观。三无别体约止观契合。又一约心。二约境。三心境两冥。又一约智。二约理。三理智冥契。就第三义中疏先正释。后自体显照故名为觉者。通妨谓有难言。若无别体。何能普现众生心行。故答云。自体显现。如珠有光。自照珠体。珠体喻心。光喻于智。心之体性。即诸法性。照诸法时。是自照故。引起信文甚分明。然论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剂难知难解。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以众生忘见境界。故心有分剂。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诸佛如来离于见想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观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鹄林大意。须归准凭。
法华经颂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形端影直。风静波澄。辩伪识真。如试金之美石。除昏鉴物。犹照世之明灯。
密严经颂云。照耀如明灯。又如试金石。正道之标相。远离于断灭。夫世间出世间一切万法。但以一心验之。自无差别。似灯破闇。如石试金。悉皆去伪辩真。破邪归正。故颂云正道之标相。自然不落断常有无之见。故颂云远离于断灭。
事绝纤毫。本无称谓。因用之而不穷。从赞之而成贵。
心本无名。体亦寂灭。因用则无穷。因赞则成德。此皆为传布故。随顺于世间矣。
义天行布。重重之星象璨然。法海圆融。浩浩之波澜一味。
华严有二门。一行布门。二圆融门。若行布。则一中无量。若圆融。则无量中一。如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又约事行布。约理圆融。皆不出心。了之成佛。故云当成无所畏。
根尘泯合。能所双销。了了而如同眼见。一一而尽是心标。
若决定信入此唯识正理。速至菩提。如登车而立至遐方。犹乘舟而坐升彼岸。如经所说。言大乘者。谓是菩提萨埵所行之路。及佛胜果。为得此故。修唯识观。是无边失方便正路。为此类故。显彼方便。于诸经中种种行相而广宣说。如地水火风并所持物。品类难悉。方处无边。由此审知自心相现。遂于诸处舍其外相。远离欣戚。复观有海喧静无差。弃彼小途。绝大乘望。及于诸有耽著之类。观若险崖。深生怖畏。五趣中道。若知但是自心所作。无边资粮。易为积集。不待多时。如少用功。能成大事。善游行处。犹若掌中。由斯理故。所有愿求。当能圆满。随意而转。以了此界一法是心。则此知无边法界皆是我心。故云善游行处犹若掌中。又入楞伽经偈云。不生现于生。不退常现退。同时如水月。万亿国土见。一身及无量。身火及霔雨。心心体不异。故说但是心。心中但是心。心无心而生。种种色形相。所见唯是心。佛及声闻身。辟支佛身等。复种种色身。但说是内心。又肇论云。净名曰。不离烦恼而得涅槃。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然则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有无齐观则彼己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澄观和尚云。实相心界者。依此心所生诸刹。譬如大海所生诸物。皆无不海。一切诸法皆从实相心所生。皆无不心。是故当知眼中所见色。耳中所闻声。皆真法也。以一切法唯一法故。如经云。一切法唯一相故。于诸法中。若了观心。如同眼见。
照烛森罗。随念而未曾暂歇。飞穿石壁。举意而顷克非遥。
此真心体。寂而常照。犹如镜光。无有断绝。如高成和尚歌云。应眼时。若千日。万象不能逃影质。凡夫祗是未曾观。何得退轻而自屈。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十方钟鼓一时鸣。灵光运运常相续。应意时。绝分别。照烛森罗终不歇。透过山河石壁间。要且照时常寂灭。
绝观通人。破尘上将。作智海之健舟。为法筵之极唱。
绝观通人者。若云菩提涅槃真如解脱。皆是住观之语。若亲证一心。诸观并息。又说此唯心法门时。法华经云。是第一之说。金刚经云。为最上乘者说。华严经云。不思议说。故云法筵之极唱。
如虻附翔鸾之尾。迥登丹汉之程。犹声入画角之中。出透重霄之上。
如法性论云。问。本际可得闻乎。答。理妙难观。故有不知之说。旨微罕见。故发幢英之问。有天名曰幢英。问文殊师利。所言本际。为何谓乎。文殊答曰。众生之原。名曰本际。又问。众生之原。为何谓乎。答曰。生死之本。为众生原。又问。于彼何谓为生死本。答曰。虚空之本。为生死原。幢英于是抱玄旨而辍问。如悟不住之本。若然。则因缘之始。可闻而不可明。可存而不可论。问。虚空有本乎。答无。问。若无有本。何故云虚空之本为生死原。答。此犹本际之本耳。则于虚空无本。为众本之宗。化表无化。为万化之府矣。故知人心为凡圣之本。则凡亦是心。圣亦是心。以所习处下。不能自弘。诸佛将众生心登妙觉。众生将佛心溺尘劳。若以心托事则狭劣。若以事从心则广大。凡世人多外重其事。而内不晓其心。是以所作皆非究竟。以所附处卑故耳。如搏牛之虻。飞极百步。若附鸾尾。则一翥万里。非其翼正。所托迅也。亦如墙头之草。角里之声。皆能致其高远者。所托之胜也。如入心法中。一一附于自心。则能毛吞巨海。尘含十方。岂非深广乎。
言言合道。法法随根。对大心之高士。谈普眼之法门。
心本无法。名为普眼。华严经云。海云比丘语善财言。如来为我演说普眼法门。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于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
厚地金刚。穿之而始终不坏。
大涅槃经云。譬如有人。善知伏藏。即取利钁。斫地直下。盘石沙砾。直过无难。唯有金刚。不能穿彻。此况心性坚牢。不从前际生。不于中际住。不随后际灭。不变不异。性相常存。
雪山正味。流之而今古恒存。
大涅槃经云。雪山[竺-二+角]中。药味常正。此况一切众生一真之心。随染缘时流转五道。其性不减。乃至随净缘时成就佛身。性亦不增。随缘而不失自性。故云。一切众生一时成佛。佛界不增。众生界不减。佛界即众生故。又同一性故。
一际无差。随缘自结。旷代无减。十方咸说。如天宝器。任福而饭色不同。
如三十三天共食宝器。随其福德。饭色有异。
似一无为。随证而三乘有别。
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此一心法。随三贤十圣。约智浅深。证时各别。如大涅槃经云。十二因缘是一法。随智证成四种菩提。上上智观得诸佛菩提。上智观得菩萨菩提。中智观得缘觉菩提。下智观得声闻菩提。譬如黄石有金。上上福人烹出金。上福人烹出银。中福人烹出铜。下福人烹出铁。
万法万形。皆逐心成。孤光一照。众虑俱清。如瓶贮醍醐。随诸器而不等。犹水分江海。逐流处而得名。
此一心法。是一际门。如醍醐一味无差。诸器自分大小。犹水一味不别。江海自分异名。
直了无疑。襟怀自豁。非劣解情当。乃上根机夺。犹如庭雀。焉攀鸿鹄之心。还似井蛙。岂测沧溟之阔。
夫真如一心。圆信难解。且如在家凡夫。出家外道。皆是背觉合尘。不识自心境界。故云。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若是声闻缘觉。但证生空。亦执心外有其实境。若藏通二教菩萨。设识自心。皆是缘生无性。彻底餐空。若大乘别教菩萨。虽知常住不空之心。能含十法界性。即今未具。直待熏修。次第生起。唯圆教菩萨。知自心即具十法界。一念圆足。则悟心大士。方了圆宗。高翥义天。深游性海。岂凡小权渐之所建乎。又沧溟者。即况如来智海。如华严经云。佛子。此阎浮提。有二千五百河。流入大海。乃至如是大海。其水无量。众宝无量。众生无量。所依大地亦复无量。佛子。于汝意云何。彼大海为无量不。答言。实为无量。不可为喻。佛子。此大海无量。比如来智海无量。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不及其一。但随众生心为作譬喻。而佛境界非譬所及。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如来智海无量。从初发心修一切菩萨行不断故。应知所住众生无量。一切学无学声闻独觉所受用故。应知住地无量。从初欢喜地乃至究竟无障碍地诸菩萨所居故。
群经之府。众义之都。写西来之的意。脱出世之真模。或徇他求。如钻冰而觅火。但归己解。犹向乳以生酥。
钻冰觅火者。违法性故。如心外求道。从乳求酥者。顺法性故。似背境观心。如还源观云。明者德隆于即日。昧者望绝于多生。会旨者山岳易移。乖宗者锱铢难入。又普贤行愿疏云。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贤之玄门。曾无别体。失其旨也。徒修因于旷劫。得其门也。等诸佛于一朝。
正业常新。恒居本位。统一心之高广。
法华经云。其车高广。高则竖彻三际。广则横亘十方。摄法无遗。包藏无外。凡有所见。皆是自心。如华严经云。如有人将欲命终。见随其业所受报相。行恶业者。见于地狱畜生饿鬼。所有一切众苦境界。或嗔或骂。囚执将去。亦闻嗥叫悲叹之声。或见灰河。或见镬汤。或见刀山。或见剑树。种种逼迫。受诸苦恼。作善业者。即见一切诸天宫殿。无量天众天诸彩女。种种衣服具足庄严。宫殿园林尽皆妙好。身虽未死。而诸业力见如是事。善财童子亦复如是。以菩萨业不思议力。得见一切庄严境界。
烛微言之周备。
如首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十地论云。三界无别法。但是一心造。则一言无不略尽。殊说更无异涂。
了宗之际。殒十方之虚空。
首楞严经云。若一人发真归源。此十方虚空皆悉消殒。
忏罪之时。翻无边之大地。
修一心无生忏。如翻大地。亦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实相者即无相也。亦云实地。故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
一华开而海内春。一理现而法界真。
如阳和发生。无处不春。心为法界之体。无法不心。故经云。平等真法界。无佛无众生。
如二乘之蒙佛记。
台教云。八千声闻。于法华会上。见如来性。得授佛记。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如来性者。即是自心性也。若识心人。万缘皆办。故云己事已办。梵行已立。
似穷子之付家珍。
一念才起。五阴俱生。背觉合尘。即是舍父逃逝。循环五趣。即是五十余年。若顿悟一心。即是定父子。付家财。此是定天性之父子。付一心之法财。故经云。我实汝父。汝实我子。当了了明心之日。即是归宗合觉。亦云返本还源矣。
水未入海之时。不成咸味。
百川入海。皆同一味之咸。万境归心。尽趣一真之道。
境若归心之日。方可言均。
古德云。水未入海不咸。薪未入火不烧。境未入心不等。故经颂云。一切诸法中。皆以等观入。慧解心寂然。三界无伦疋。
梦宅虚无。
三界是梦宅。故云长眠三界中。所梦之境。皆是梦中意识。如唯识论云。如梦触女形。能出不净。觉时亦尔。未触女形之时。由极重染爱现前。便致如斯流溢之相。由于梦有等无间缘差别力故。遂便引起非理作意。以此为因。便见遗泄。又如小儿梦遗尿等事。如似梦中虽无实境。能出不净。又如梦食毒等。应身成病。有闷绝流汗之事。此亦由其唯识有用。又如论云。诸地狱中所有狱倅狗乌等。所有动作。不待外缘。彼地狱受罪众生。先罪恶业。为任持故。如木影舞。同众生相。所以首楞严经云。昼则想心。夜成诸梦。以梦觉俱不出心故。梦中无境。唯心成事。与觉无异。如小乘立九难。难大乘师云。我信梦中唯识。不信觉时。以有实作用故。因以梦喻。如出不净等亦有实作用。遂破彼疑。应立量云。觉时境色是有法。定唯识为宗。因云以有实作用故。同喻如汝梦中境色。是以华严经颂云。菩萨了世法。一切皆如梦。非处非无处。体性恒寂灭。诸法无分别。如梦不异心。三世诸世间。一切悉如是。梦体无生灭。亦无有方所。三世悉如是。见者心解脱。梦不在世间。不在非世间。此二不分别。得入于忍地。又大智度论云。佛说诸法。无有根本定实如毫厘许所有。欲证明是事。故说梦中受五欲譬。如须菩提意。若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性。今何以故现有眼见耳闻法。以是故。佛说梦譬喻。如人梦力故。虽无实事。而有种种闻见嗔处喜处。觉人在傍。则无所见。如是凡夫人。无明颠倒力故。妄有所见。圣人觉悟。则无所见。一切法。若有漏。若无漏。若有为。若无为。皆不实虚妄。故有见闻。如幽冥录。焦湖庙有一柏杌。或云玉杌。杌有小坼。时单父县人杨林为估客。至庙祈求。庙巫谓曰。君欲好婚否。林曰。幸甚。巫即遣林近杌边。因入坼中。遂见朱门琼室。有赵太尉在其中。即嫁女与林。生六子。皆为秘书郎。历数十年。并无思归之志。忽如梦觉。犹在杌傍。林怆然久之。又菩萨行者是想念生。此有二意。一要须想念方能起行。如梦从想故。智论之中。所闻见事。多思惟念。故梦见也。二。夫大觉是佛。近而说之。七地已前。犹为梦行。八地为觉。如梦渡河。八地无明未尽。亦是梦境。唯佛一人故称大觉。如华严记云。觉梦相成。故须说觉。于中初以觉成梦。以未觉时不知是梦故。于中初要在觉时方知是梦者。正辨须觉。所以谓大梦之外。则必有彼大觉之明。谓我世尊方知三界皆如梦故。上引楞伽叹佛能了于梦。次。正在梦时不知是梦者。谓为实故。为诸凡夫长眠大夜。不生厌求。故睿公云。梦中瞻梦。纯昏心也。次。设知是梦亦未觉故者。此通妨难。谓亦有人梦知是梦。如人重眠。忽有梦生。了知我梦。以睡重故。取觉不能。喻诸菩萨从初发心。即知三界皆梦。岂非是觉。何用更说觉时。故今释云亦未见觉。未大觉故。故起信论云。若人觉知前念起恶。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有生灭故。无明覆心不自存故。次云。觉时了梦知实无梦者。非唯觉时知梦。亦知无梦。如八地菩萨梦渡河喻。证无生忍。不见生死此岸。涅槃彼岸。能度所度皆叵得故。况于大觉。故经云。久念众生苦。欲拔无由脱。今日证菩提。豁然无所有。然由梦方有觉。故辨梦觉时者。上辨以觉成梦。此辨以梦成觉。对梦说觉。无梦无觉。既了梦无梦。对何说觉。故觉梦斯绝。如无不觉。则无始觉。觉梦双绝。方为妙觉也。
化源寂灭。
凡圣境界。悉从心化。以一切万法不离心故。如金刚三昧经云。善不善法。从心化生。又华严经十忍品云。佛子。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化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世间皆悉如化。所谓一切众生意业化。觉想所起故。一切世间诸行化。分别所起故。一分苦乐颠倒化。妄取所起故。一切世间不实法化。言说所现故。一切烦恼分别化。想念所起故。复有清净调伏化。无分别现行故。于三世不转化。无生平等故。菩萨愿力化。广大修行故。如来大悲化。方便示现故。
破疑情而藤蛇并融。廓智地而形名双绝。
论偈云。于藤生蛇知。见藤即无境。若知藤分已。藤知如蛇知。即藤蛇并空。形名俱绝。是知千圣同证。心外无得。
心外求悟。望石女而儿生。意上起思。邀空华而果结。本非有作。性自无为。智者莫能运其意。像者何以状其仪。言语道亡。是得路指归之曰。
阿难等于楞严会上。蒙如来微细开示。各悟真心遍十方界。遂白佛言。我等今日明识归家道路。故决定无疑。
心行处灭。当放身舍命之时。
若心外缘他境。如鱼在陆不得自在。若背境归自心。似鸟翔空无有隔碍。则念念归真。心心至道矣。如始教云。十法界三科十八界如丈。一法界五阴如尺。唯在识心如寸。如今去丈论尺。去尺论寸。若达心具一切法已。方能度入一切色心。如今去色论心。去心所论心王。如一一尺无非是寸。及一一丈无非是尺。是故丈尺全体是寸。故知若真谛。若俗谛。若有为。若无为。一刹一尘。无非是心。既顿悟一心。全成圆信。则心外无一法可解。心内无一法可思。怀抱豁然。永断纤疑矣。
执迹多端。穷源孤迈。非世匠之所成。岂劫火之能坏。
心本圆成。性非造作。不可以功成。不可以行得。论云。劫火能烧三界。不能烧虚空。故法华经云。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以心性常住。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
白毫光里。出莫测之身云。
华严经云。如来白毫相中。有菩萨摩诃萨。名一切法胜音。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众。俱时而出。右绕如来。经无量匝。又云。如来师子之座。众宝妙华。轮台基陛。及诸户牖。如是一切庄严具中。一一各出佛刹微尘数菩萨摩诃萨。释曰。菩萨是因。诸佛是果。供养具是境。菩萨身是心。即是因果同时。心境互入。如经颂云。诸佛一似大圆镜。我身犹若摩尼珠。诸佛法身入我体。我身常入诸佛躯。
无生盖中。现大千之世界。
维摩经云。长者子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五百盖者。即是五阴。合成一盖者。即是一心。华严经云。此宝盖皆从无生法忍之所起。乃至一切供具。皆是自心表现。心外实无一法建立。若心外见法。是外道经书。非佛法旨趣。
释门挺价。法苑垂箴。
释门挺价者。如龙女所献心珠。故云价直三千大千世界。亦云无价宝珠。法苑垂箴者。一切诸法。以心为定量。先贤所禀。后学同遵。可为万代之箴规。十方之龟镜。
无声之乐寂寂。
以真心大寂灭乐。岂随喧动耶。故禅门中泥为无弦琴。
真如之海沉沉。
一心真如之海。澄之不清。搅之不浊。湛然寂照。莹净无瑕。所以众生因一念无明境界风。鼓动真如海。起种种识浪。相续不断。故楞伽经颂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应量出生。如龙王之降雨差别。
如龙王雨。随人间天上能感之缘。因自业而不同。成异味而有别。如经偈云。譬如虚空中。雨八功德水。到咸等住处。生种种异味。如来慈悲云。雨八圣道水。到众生心处。生种种解味。如华严经云。佛子。譬如海中有大龙王。名大庄严。于大海中降雨之时。乃至从他化天至于地上。于一切处所雨不同。所谓于大海中雨清冷水。名无断绝。于他化自在天雨箫笛等种种乐音。名为美妙。于化乐天雨大摩尼宝。名放大光明。于兜率天雨大庄严具。名为垂髻。于夜摩天雨大妙华。名种种庄严具。于三十三天雨众妙香。名为悦意。于四天王天雨天宝衣。名为覆盖。于龙王宫雨赤真珠。名涌出光明。于阿修罗宫雨诸兵仗。名降伏怨敌。于北郁单越雨种种华。名曰开敷。余三天下悉亦如是。然各随其处。所雨不同。虽彼龙王其心平等。无有彼此。但以众生善根异故。雨有差别。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无上法王亦复如是。欲以正法教化众生。先布身云弥覆法界。随其乐欲。为现不同。
循业发现。犹人间之随福浅深。
如福德人执石为宝。犹业贫者变金为蛇。法无定形。随心转变。如迷时菩提为烦恼。悟时烦恼为菩提。但随迷悟之心。菩提性常不动。夫论一心。独立绝妙。岂在文赋词句而广敷演乎。祗为众生不了真心。妄起差别。但有一法才生。并为心病。执有成妄。达空成真。如净名经云。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则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妙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生法师云。若投药失所。则药反为毒矣。苟曰得愈。毒为药也。是以大圣为心病之医王。触事皆是法之良药。苟达其一。众事皆备矣。菩萨既入此门。便知佛土本是就应之义。好恶在彼。于我岂有异哉。
既达心宗。应当莹饰。炼善行以扶持。澄法水而润泽。
华严经云。解脱长者言。我已入出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乃至我见如是等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如来。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乃至知一切佛及与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响。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当知菩萨修诸佛法。净诸佛刹。积集妙行。调伏众生。发大誓愿。入一切智自在游戏不可思议解脱之门。得佛菩提。现大神通。遍往一切十方法界。以微细智普入诸劫。如是一切悉由自心。是故善男子。应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润泽自心。应以境界净治自心。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应以忍辱坦荡自心。应以智证洁白自心。应以智慧明利自心。应以佛自在开发自心。应以佛平等广大自心。应以佛十力照察自心。故知摩尼沉泥。焉能雨宝。明镜匿垢。曷以照人。犹众生心久积尘劳似障真性。今虽明达。要假真修。故云设有余习。还以佛知见治之。则成出缠真如。离垢解脱。究竟清净矣。
照世行慈而不谬。先洞三明。
三明者。一过去宿命明。二未来天眼明。三现在漏尽明。虽约三世而立三明。但是心明。故证道歌云。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
观根授道而无差。须凭十力。
十力者。一是处非处力。三业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此十力者。遍知因果。普照万法。若穷万法。根本是心。但了一心。十力如镜。
杜源大士。立志高强。
直了真心实观之人如杜源。渐教法学之人如寻流。故圆教初心。已超权学之士。如云。以小乘之极极。不如圆教之初初。故心为源。法如流。心为所现。法依于心。则万法是心之影故。
或剥皮出髓而誓思缮写。
释迦如来因地。值无佛世。欲求经法。天帝化为罗刹。言。汝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打骨出髓为墨。我能示汝佛经。菩萨闻之欢喜。遂剥皮折骨。罗刹惊之。遂乃隐身不现。十方有佛现身。为说法要。
或投岩赴火而志愿传扬。
大涅槃经云。有仙人于罗刹求法。罗刹言。汝能舍身。我当为说。仙人遂上高岩。投身直下。罗刹接得。为说偈言。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则是悟心性之乐。如智度论云。如犊子啾啾鸣唤。见母即止。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至法性即住。万法到心。诸缘并绝。
身烛千灯。沥恳而唯求半偈。
大方便佛报恩经云。昔有转轮圣王。就婆罗门求法。于身剜成千疮。注满膏油。以取上妙细[叠*毛]。缠以为炷。点成千灯。供养彼师。求于半偈。于是法师为王说偈曰。夫生辄死。此灭为乐。此乐者。是法乐。大寂灭乐。禅定乐。不同天上天乐。人间识乐。天上乐者。以动踊为乐。双锤画鼓。对舞柘枝。是人间识乐。故智度论颂云。独坐林树间。寂然灭诸恶。憺怕得一心。此乐非天乐。
足翘七日。倾心而为赞华王。
释迦如来因地。于林中翘足七日。以一偈赞底沙如来。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故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又云。此事唯我能知。是以心为秘密门。非佛难证。
更有念法勤苦。只希一言。悬悬而顿忘寝食。颙颙而不避寒暄。遍界南求。行菩萨之大道。
善财童子南行。遍法界参五十三员善知识。得一百十城法门。为求菩萨之道。最先参见文殊初友。已悟自心。后渐至诸善知识。皆云我已先发菩提心。但求菩萨差别智道。及至弥勒。证一生成佛之果。后弥勒却指归再见初友文殊。以表前心后心一等。更无差别。始终不出一心。离此别无奇特矣。
忘身东请。为般若之真源。
常啼菩萨东行。于法涌菩萨求学般若。常啼者。常在空闲林。为求般若。未闻般若时。恒常啼泣。故号常啼。及闻空中声告言。往东行当遇善友开发。遂卖身求供。直至法涌菩萨处。遇菩萨入定。立待定出。仍刺血洒地等。后乃得悟法音。顿明般若心要。
冲邃幽奇。举文难述。任身座与肉灯。用海墨而山笔。
如法华经中。提婆达多以身为床座。转轮圣王剜身千灯。华严经云。聚须弥山为笔。以四大海水为墨。不能写普眼经之一品。斯皆为法忘躯。誓求至道。宁容造次乎。
药王烧手。报莫大之深恩。
法华经云。药王菩萨。燃百福庄严臂。供养日月净明德佛。七万二千岁。乃至云。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若实不虚。令我两臂还复如故。我舍两臂者。即是舍断常二见。便得成佛。如华严经颂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不生是不常。不灭是不断。才离断常诸见。自然成佛。论云。见在即凡。情亡即佛。
普明刎头。求难思之妙术。
大方便佛报恩经云。有婆罗门。于普明王乞头。王言。我为一切众生故。愿于来世。得大智慧头。施于汝等。乃至尔时普明王者。即释迦如来是。佛言。我舍转轮王头布施。数满一千。况余身分。大凡菩萨舍头目髓脑。皆为求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此无上心。乃是成佛之妙术也。
能祛冰执。可定行藏。
心外见法。便成执滞。所以首楞严经颂云。见闻如幻医。三界若空华。若洞境明心。则无执想。所以经云。佛言。我于诸法无所执故。得常光一寻。身真金色。
证自觉之圣智。
楞伽经云。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胜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是以觉自心成圣智。如密严经颂云。如地无分别。万物依以生。藏识亦复然。众境之依处。如人以己手。还自扪其身。亦如象与鼻。取水自沾洒。复似诸婴孩。以口含其指。如是识分别。现境还自缘。是心之境界。普遍于三有。久修观行者。而能善通达。内外诸世间。一切唯心现。
入本住之道场。
楞伽经云。大慧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无说是佛说。大慧白佛言。何言不说是佛说。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是说。一自得法。二本住法。云何自得法。若彼如来所得。我亦得之。无增无减。缘自得法究竟境界。离言说妄想。离文字二趣。云何本住法。谓古先圣道。如金银等性。法界常住。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夫行旷野中。见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随入城。受如意乐。仁王经观空品云。若有修习听说。如虚空同法性。一切法皆如也。又诸佛所说。但是传述古佛之教。非自制作。般若论云。须菩提言。如来无所说。此义云何。无有一法。唯独如来说。余佛不说。如密严经颂云。譬如百川流。日夜常归往。如地有众宝。种种色相味。诸有情受用。随福而招感。如是赖耶识。与诸分别俱。增长于生死。转依成正觉。故知溺生死河。登菩提座。皆是自心致此升降。是以先德云。智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步步而到泥彻底。
如香象渡河。步步到底。此喻圆教。不同权渐。如兔马渡河。故李长者论云。不如一念圆证无生。超彼三乘权学等见。宝积经颂云。文殊大智人。深达法源底。
箭箭而破的穿杨。
如射。若以的为的。多乖少中。若以地为的。无不中者。如以心为的。无不合宗。又养由善射。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箭不虚发。故云。但以大乘理对。万不失一。
齐襟而唯思举领。整纲而只要提纲。
况此一心秘密法门。如提纲举领。撮要而谈。亦云单刀直入。夫教中。有显了说。秘密说。有真实说。方便说。有遮诠。表诠。此是显了说。真实说。是表诠。直表其心体。不是遮非破执方便之言。故法华经颂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显了说者。如密严经颂云。无心亦无境。能所量俱无。但依于一心。如是而分别。又颂云。如火轮垂发。乾闼婆之城。不了唯自心。妄起诸分别。
浴沧溟而已用诸河之水。爇一尘而皆含众味之香。
大涅槃经云。如人入海中浴。已用诸河之水。楞严三昧经云。如捣万种为丸。若爇一尘。具足众气。皆喻若了一心。一切法门悉皆冥合。
如忉利杂林。靡作差殊之见。
佛地论云。三十三天有一杂林。诸天和合福力所感。若诸天众不在此林。宫殿等事共乐时受。胜劣有异。有我我所差别受用。若在此林。若事若受都无胜劣。皆同上妙。无我我所和合受用。能令平等。故名杂林。此由诸天各修平等和合福业增上力故。令彼诸天阿赖耶识变现此林。同处同时同一相状。由此杂林增上力故。令彼转识亦同变现。虽各受用而谓无别。是以若达诸法皆心想生。即从世俗门入圣行处。
犹须弥南面。纯舒金色之光。
须弥山南面。纯现金光。杂色之鸟投入山时。皆同金色。如万法归心。皆同心法故。
作似醉醒。如同梦起。外道授咒于天中。妇人求男于林里。
西天有外道。供养梵天求咒。遂于梦中见天授咒然梵天实不下。但托天为增上力。皆是梦心所感如斯事耳。又复闻乎为求子息者。密隐林中。梦见有人共为交集。便得其子。此并是梦中意识所变。但是自心。实无外境。
无为无事。全当实相之门。唯寂唯深。顿悟法空之旨。
千经万论。正谈人空法空。悟入一心之旨。八识之源。此一心八识。微细难知。唯佛能了。且八识心王。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根本。能生起前之七识。如起信论云。生灭与不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古德释云。不生灭心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者。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不生灭心举体动故。心不离生灭相。生灭之相莫非神解故。生灭不离心相。如是不相离。故名和合为阿赖耶识。以和合故。非一非异。若一即无和合。若异亦无和合。非一非异。故得和合也。又如来藏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云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合。如动水作波。波非外合。谓生灭之心。心之生灭。无相故。心之生灭。因无明成。生灭之心。从本觉起。而无二体。不相舍离。故云和合。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生与无生若是一者。生灭识相灭尽之时。心神之体亦应随灭。堕于断边。若是异者。依无明风熏动之时。静心之体不应随缘。即堕常边。离此二边。非一非异。又上所说觉与不觉。二法互熏。成其染净。既无自体。全是一觉。何者。由无明故成不觉。以不觉义熏本觉故。生诸染法。又由本觉熏不觉故。生诸净法。依此二义。遍生一切。故言识有二义。生一切法。
百氏冥归。万古难移。据前尘之无体。唯自法之施为。若乐工之弄木偶。如戏场之出技儿。
起信疏云。经颂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阿赖耶。是梵语。此云我爱执藏。即是一切众生第八根本识心。第八识心。即如来藏。以一切外道众生。不能了达。执为藏识。佛言。大慧。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大慧。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解曰。七识念念生灭无常。当起即谢。如何流转。自体无成。故不受苦乐。既非染依。亦非无漏涅槃依矣。其如来藏真常普遍。而在六道。迷此能令随缘成事。受苦乐果。与七识俱。名与因俱。不守自性而成。故七识依此而得生灭。云若生若灭。此明如来藏。即是真如随缘。故受苦乐等。又云。常与无明七识共俱。无有断绝。意云。如来藏以随缘故。名阿赖耶识。故与无明共俱。说大海如阿赖耶。波如无明七识。水即如来藏。云无断绝者。无始时来。相续不断故。如来藏者。即所熏之净性。随染缘成虚伪等者。即能熏之染幻。识藏即所成赖耶也。为善不善因者。谓此性随善缘起诸善法。性即为善因。随不善缘起诸不善法。性即为不善因。受苦乐与因俱者。随善受乐。性在其中。随恶受苦。性亦在其中。若生若灭者。循环诸趣。万死万生。如技儿等。如人作戏。变改服章。体是一人。初未曾易。故楞伽经颂云。心如工技儿。意如和技者。五识如音乐。妄想观技众。所以草堂和尚偈云。乐儿本是一形躯。乍作官人乍作奴。名目服章虽改变。始终奴主了无殊。故知清净如来藏一点真心。不增不减。湛然常住。以不守自性。随染净之缘。遂成凡圣十法界。虽即随缘。又不失自性。在凡不减。处圣不增。如水随风作波之时。不失湿性。一切众生真心亦复如是。随相转变。性常不动。故还源观云。真如之性。法尔随缘。随缘之时。法尔归性。
纵浅纵深。靡出一心之际。
华严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次第遍往诸佛国土神通三昧。乃至于一念顷。一切佛所勤求妙法。然于诸佛出兴于世。入般涅槃。如是之相。皆无所得。如散动心了别所缘。心起不知何所缘起。心灭不知何所缘灭。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分别如来出世及涅槃相。佛子。如日中阳焰。不从云生。不从池生。不处于陆。不住于水。非有非无。非善非恶。非清非浊。不堪饮漱。不可秽污。非有体非无体。非有味非无味。以因缘故而现水相。为识所了。远望似水。而兴水想。近之则无。水想自灭。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得如来出兴于世及涅槃相。诸佛有相及以无相。皆是想心之所分别。佛子。此三昧名为清净深心行。菩萨摩诃萨于此三昧入已而起。起已不失。是知非唯佛教以心为宗。三教所归。皆云反己为上。如孔子家语云。卫灵公问于孔子曰。有语寡人。为国家者。谨之于庙堂之上。则政治矣。何如。子曰。其可也。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所谓不出圜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己之谓也。是知若反己以徇物。则无事而不归自心。取舍忘怀。美恶齐旨。是知但了一心。无相自显。则六趣尘牢。自然超越。出必由户。莫不因斯道矣。如古德云。六道群蒙自此门出。历千劫而不返。一何痛矣。所以诸佛惊入火宅。祖师特地西来。乃至千圣悲嗟。皆为不达唯心出要道耳。华严经明一念能为无尽之事。故云一心超胜。如经云。一者。佛一跏趺坐遍满十方无量世界。二。一切诸佛说一义句。悉能开示一切佛法。三。放一光明。悉能遍照一切世界。四。一身中悉能示现一切佛身。五。一处中悉能示现一切世界。六。于一智中。悉能决了一切诸法。无所挂碍。七。一念中悉能遍往十方世界。八。一念中悉现如来无量威德。九。一念中普缘三世佛及众生。心无杂乱。十。于一念中与去来今一切诸佛体同无二。是为十。还源观引论云。由依唯识故。境本无体。真空义成故。以尘无有故。本识即不生。由此方知。由心现境。由境显心。心不至境。境不至心。常作此观。智慧甚深。唯识序云。离心之境克湮。即识之尘斯在。带数之名攸显。唯识之称兆彰。故得一心之旨。永传而不穷。八识之灯。恒然而无尽矣。
任延任促。但当唯识之时。
如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城等。时即是一心唯识之时。故云。一念无量劫。无量劫一念。法华玄赞疏云。如经中说一时者。即是唯识时。说听二徒心识之上。变作三时相状而起。实是现在随心分限。变作短长事绪终说。总名一时。如梦所见。谓有多生。觉位唯心。都无实境。听者心变三世亦尔。唯意所缘。是不相应行蕴。法界法处所摄。古德言一时者有四。一则不定约刹那。二则不定约相续。三则不定约四时六时八时十二时等。四则不定约成道已后年数时节。名为一时。但是听者根熟。感佛为说。说者慈悲。应机为谈。说听事讫。总名为一时。今不定约刹那等者。听法之徒根器或钝。说时虽短。听解时长。或说者时长。听者亦久。于一刹那。犹未能解。故非刹那。亦不定说。若约相续者。犹能说者得陀罗尼。说一字义。一切皆了。或能听者得净耳意。闻一字时。一切能解。故非相续。由于一会听者根机有利有钝。如来神力。或延短念为长劫。或促多劫为短念。亦不定故。总约说听究竟名时。亦不定说。若约四时六时八时十二时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长短暄寒。近远昼夜。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已下。上诸天等。无此四时及八时等。经拟上地诸方流通。若说四时等。流行不遍故。亦不定说。若约成道已后年数时节者。三乘凡圣所见佛身报化年岁短长成道已来近远各不同故。释曰。上所说不定约刹那时。及相续时。与四时六时八时十二时等。及约成道已后年数时节。名为一时者。以根有利钝。长短不定。上界下界。时节无凭。但说唯心之一时。可为定量。无诸过失。事理相当。既亡去取之情。又绝断常之见。不唯一时作唯识解。实乃万义皆归一心。则称可教宗。深谐秘旨。能开正见。永灭群疑。所以经云。一切诸法。以实际为定量。又云。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故知但说大无过。夫言大乘者。即是一心之乘。乘是运载义。若论运载。岂越心耶。又夫不识心人。若听法看经。但随名相。不得经旨。如僧崖云。今闻经语。句句与心相应。又释法聪。因听慧敏法师说法。得自于心。荡然无累。乃至见一切境。亦复如是。若不观心。尽随物转。是故大乘入道安心论云。若以有是。为是有所不是。若以无是为是。则无所不是。一智慧门。入百千智慧门。见柱作柱解得柱相。不作柱解。观心是柱法。无柱相。是故见柱即得柱法。一切形色亦得如是。故华严经颂云。世间一切法。但以心为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如实。
大矣圆诠。奇哉正辙。
如来圆教。正说一心。经云。三界上下法义唯心。此就世间依报以明心。又云。如如与真际。涅槃及法界。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此据出世法体以明心。终穷至实。毕到斯原。随流感果。还宗了义。故经云。道不离心。心不离道。如十玄门中。由心回转善成门者。并是如来藏性清净真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恶。随心所转。故云回转善成。心外无别境。故言唯心也。若顺转即名涅槃。经云心造诸如来。若逆转即是生死。经云三界虚妄皆一心作。即生死涅槃。皆不出心矣。
六神通而焉可变。四辩才而莫能说。
法华经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以众生心。是绝待妙。无法可比故。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议。是以达磨西来。默传心要。为若此。
攀枝而直到根株。寻水而已穷源穴。
心为万法根本。故华严经云。菩萨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若于心外觅法。便向他求。如但寻枝派。转失根源。是以永嘉集云。即心为道者。可谓寻流得源矣。
传印而尽继曹溪。得记而俱成摩竭。
韶州曹侯溪。是第六祖能大师住处。示众云。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故先德云。不得一法。号曰传心。释迦成道于摩竭国中。经云。菩萨不行见法。不行闻法等。诸佛疾与授记。故华严经颂云。所取不可取。所见不可见。所闻不可闻。一心不思议。但直了自心之时。心外了无所得。即便是得记之时矣。
可谓履道之通衢。悟宗之真诀。
此一心门。能收一切。故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所以肇论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众生得一以成道。一者道也。天有道以轻清。地有道以宁静。谷有道以盈满。草木有道以生长。鬼神有道以灵圣。君王有道执王天下。故知道不可斯须废之。道即灵知心也。
版权所有:大悲咒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