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第二卷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发布时间:2019-06-26 05:03:14作者:大悲咒常识网

第二卷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聚揵度首第一之三

苦由因意得无智亦有五

色根悉具足各各有七苦

得心心法因缘。不思惟缘。心心法缘自相欲使作缘。或作是说。无也。何以故。因缘心心法之所摄持。不可使青国觉缘也(外国见闻皆曰国)。问设当觉者。青国有缘。如彼觉青国则有觉。若青有国作缘。因缘自相则有二觉。若觉若余觉。缘青国摄余青国。若觉缘青国。彼亦不敢青国摄觉作缘。或作是说。得如所说。如恐怖人。不知为谁所恐心。自相作缘。缘亦不自知。问彼非自相作缘耶。设作缘者自知有缘。自相性自尔。或作是说。得如所说。有是想有是心。答曰。是谁想是谁心。若作是说。彼即是缘。若不作是说。是为想是为心。如是心不合不相应。或作是说。得若未来心心法。作缘缘彼即是缘。当熟思惟。彼心心法自相作缘。彼不知有缘。何以故。不以未来缘造有缘。答曰。彼不自相作缘。若作自相缘者。缘亦有智生自相自识。或作是说。得如头腹胸有痛痛自缘相。而造缘缘不自知。问彼痛自相。而造缘不作缘。痛无处所。痛自相生。现其实头复有痛。或作是说。得设当不得者则有二。知他人心。心心各各作缘已。心自作缘。是故自然不知此非是妙。是故已得。或作是说。得设当不得者。心缘心无有究竟。则有因缘。此非是妙。是故已得。尊作是说。得痛相心有何差别。此意识境界不从中得得识。若不得识受自相。此谓究竟。于中有余意识入。则有坏败。

不还心恐怖未来想亦尔

痛及他人心心缘痛此彼

还心心法。设心心缘。此二俱前后而自作相。或作是说。得如觉青国一时作缘。问此非譬喻。设当作缘者。则有二自觉。或作是说。不可得也。设作缘者。青与觉等无有异也。觉亦复无异。是故是等是耶。是故不得此非如。或作是说。不可得。何以故。非以此转而受诸法。非一转非再转故曰为一。是故可得。以何等故眼识不知眼根。或作是说。可见缘眼识。不可见缘眼根。问耳识今知耳根。彼缘不可见。或作是说。摄境界是眼。近者是眼根。是故不知。问鼻识今知鼻根。彼还境界。或作是说。四大是眼。非四大境界。是故不知。问身识今知身根。彼是四大境界。或作是说。依眼根识非心心法自依是故不知。问意识今不知意根。彼即是依。问不可知。无有一切诸法境界。或作是说。若眼坏败是眼识。眼不掩眼。是故彼不知。问此亦是我疑。何故眼不掩眼。答曰。此中无物自然自然所坏。或作是说。不可知。设当知者。诸入则有坏败。六识未坏时。或作是说。彼非此境界。问此亦是我疑。何以故。彼非境界。或作是说。色自相摄受诸眼识。非色自然非眼根。是故彼不知。

可见以近坐我依彼四大

掩眼而有坏境界是色相

耳根可见亦复如是。鼻根可见。当言非近坐。舌根身根可见。彼是四大我所造。当作是说。如此五根色。一切四大所造。以何等故若干相有若干貌。或作是说。无有相貌。犹如眼识。诸所有色一切四大之所造。有若干相有若干貌。无所有故。亦复如是。或作是说处有胜故。及余处眼根。乃至身发。是故种种根所。以种种相故。是故种种貌。问余处有一貌。或复有二。欲使彼眼根有若干相有若干貌。一切处尽是身根。欲使身根作若干相若干貌。或作是说。四大所造色欢喜根。及余四大欢喜眼根。余乃至身根。于中种种相。问余四大欢喜一眼。或有余二眼。欲使。眼所视处有种种相耶。或作是说。我作四大眼根及余四大眼。余乃至身根。于中种种相。广说如上。问余四大一眼。或余有二。欲使眼根有种种貌或作是说。行垢所造根。因缘行垢得眼根。余乃至身根。于中种种相种种貌。广说如上答曰。余因行垢而成一眼根。或复成二根。欲使眼根作种种相耶。或作是说。四大之中相应行。所以有种种相者。以其作种种貌。问或一四大。或二或四。答曰。一切少通有四大。少多共合。或作是说。四大境界有增减。是故妙四大所造色亦妙。问颇或时地有坚相无坚相。答曰。一切坚相但坚相。但坚相有增减。譬如铁铅锡下至金首。尊作是说。始生百物有种种相。所以种种相者。以其有种种貌。

色处诸胜者欢喜及我造

速疾行相应自兴病生老

眼根相作此等者。有何差别。或作是说。以眼见色见已见当见。是谓眼见。问此亦是我疑。云何以眼见色见已见当见。终不起法眼。不见色不已见不当见。欲使彼是眼耶。答曰。我已说是。设如此像亦是自然。问云何不见是见自然耶。答曰。眼是其貌或作是说。黑瞳子是眼所照者作者。

问云何得知黑瞳子是眼。答曰。黑瞳子是本。问黑瞳子非其本。答曰。及余事无所摄。欲使彼是眼。是故此事不然。彼亦当异。是故彼事无所摄。欲使彼非眼耶。或作是说。四大所造色眼根欢喜。因有眼识境界。是谓指授教戒。是谓彼作。问一切五根所造色欢喜。是故彼非眼根自相。或作是说。依眼识。根有眼根依眼识。是谓其事。问诸不起法。是眼识异。不等依彼眼识。欲使彼非眼耶。或作是说。四大是眼根眼识相依。是谓其事。问四大相自坏。是谓四大相自坏。眼根相不坏。一相依眼识造众事。问如四大自相坏一相眼根。如是我相眼根不坏。一相眼识相依而成。或作是说。色香味细滑所缠。眼根眼识增益作众事。问今五识身各知眼根。或作是说。此非境界。问此亦是我疑。何以故。或作是说。彼非境界。眼根无自相无有数。然后成眼根。问若眼根无自相者。眼无有觉。答曰。知眼数之物。是谓觉知。眼如身数之物。谓之厌足。身厌足者。非四大身有一自相。或作是说。所造色自然。眼识增上现有增减。是谓其事。算数彼时渐渐知性自然尔。于中诸入亦复当尔。

观眼黑瞳子欢喜各相依

四大皆集聚无造无狐疑

五根亦复如是。意根自相依有何差别。或作是说。意知诸法知已知当知。眼根亦复如是。意识造增上。是谓其事。或作是说。意识相依相意根依意识。是谓其事。或作是说。或出或没。五识身意根依识。是谓其事。问无色界不生意识。于彼无五识身。或作是说。六识身意识身增上。从增上诸所生识。是谓其事。问名色展转不相依。复次彼识自相意根作增上。是谓其事。算数彼时。乃至究竟彼性自然。于中意识则有坏。云何为意云何为意识。前说四事。六识身相应意。增上识所生智。心缘彼是意识也。

聚揵度第一之三竟。

聚揵度首第一之四

如现在痛自身不更。过去未来痛。亦不乐亦不苦。云何得知我苦我乐。尊摩诃僧耆作是说。彼痛自然自身更自然识知。问此非譬喻。不见有物自然所回转。如有断绝之物。能不自相断。戟不自割。指头自不相触。此亦如是。尊昙摩崛作是说。心相应智慧而得知。问设当尔者。自然知自然。一缘相应法。尊弥沙塞作是说。以心不相应智知之。问若当尔者。则有二智。言有人者(一部僧名)作是说。人知问人亦用智知。设不用智知者。初不知尽当有所知。或作是说。第一义无有知。若苦若乐。言知众生者。亦是邪慢。言有苦有乐。问阿罗汉如今不知者。彼有邪慢耶。或作是说。痛为意转中间。中间我自生识。彼境界于中得知。问如意识性。彼非意境界。意识者及意识识境界彼非痛性。云何得知。或作是说。见乐见苦然后得知。问愚人今亦知。复不有是是苦是乐。或作是说。依身苦乐然后得知。问如彼依痛已灭。云何得知。是谓依乐痛。是谓依苦痛。犹如彼痛身不自更。云何摄意。或作是说。心已生时缘现在痛。问心欲生时。未来彼非缘未来。是故彼是境界。或作是说。现在心次第以没缘彼痛。问次第痛没。亦不知苦亦不知乐。云何得知。或作是说。苦乐相凭。无复有余有苦有乐。彼生意中间。境界生意识境界。彼乘识处自性。作识相有苦有乐。况复众生随痛志乱。

自然智慧者人最第一义

志所造痛身已生苦乐行

犹如此心心法内依外生诸入。以何等故。依内生不依外。或作是说。依内生。问等无碍中依彼生内。然不依外。此义云何答曰。犹如等无碍。是谓内是谓外。问云何此非颠倒耶。如等无碍是谓内是谓外。如是等无碍已生内非外。或作是说。内有妙事外无也。此亦是我疑。或作是说。内自性成就然非外。问外性亦自成就。如自身色香味。或作是说。内亲近非外也。问无处所则无近远。已还境界二俱相近。二俱相依生。或作是说。内生然非外。问外亦复生。如自身中色香味。或作是说。内造苦乐。问外亦造苦乐。如自身中色香味细滑。或作是说。内有上中下。上中下者。从心心法生。问外亦有上中下。上中下者从心心法生。复有异蝇声兴起耳识。复有异大力鼓声。或作是说。内不牢固。问次第因缘亦不牢固。欲使彼相依生。或作是说。内是增上。问外亦是增上。等无碍中内增上非是外增上。此义云何。一切诸有为法。各各有增上。或作是说。以内故造苦然非外。如画眉点眼而见色。问如所说倍画使大而视之。高声语我当谛听。或作是说。依内诸入。此师意所造与心俱有识依四大。彼各各有胜诸根充足。

自性依微妙远近及取舍

下无牢增上师意识在后

犹如此心心法。内依外缘入因缘生。以何等故。内有坏败然非外。或作是说。此现在事犹如观彼日影。眼则有败。然日无咎。问此亦是我疑。以何等故。眼有败坏非日之咎。或作是说。内诸根缚然非外也。问外亦诸根缚。如自身中色香味或作是说。内有吾我想。问外亦有吾我想。阿罗汉无有吾我想。欲使彼不坏败耶。或作是说。依内生诸入。然非外也如上所说。或作是说。内得亲近然非外。问此无人处不有入处。安有近远。已还境界二俱亲近。欲使依二生耶。或作是说。内已生然非外。问外亦复生。如自身中色香味。或作是说。自性住者然非外也。问外亦自性住。如自身中色香味。尊作是说。若自依物转心心法。居彼住者外内诸入。彼诸法展转生诸根坏败也。

现在缚诸根依造有吾我

亲近诸所造自性是我有

如尊者舍利弗说。彼诸贤眼内入无有坏败。见其色光不谛思惟。亦无眼识深思惟者何者是。或作是说。次第缘是其思惟。问颇次第缘无耶。答曰。无有不有时。一切识身有现在也。设有现在彼则生。或作是说。自然因彼是思惟。问曰。颇有时无自然因耶。答曰。无不无时不常有等。问曰。颇有不等耶。答曰。非不有等。或作是说。大义思惟。问设无大义者。云何不生识耶。答曰。不生。问若鞭杖捶打彼不起识耶。答曰。以境界力彼识则起。或有不起。如入无想三昧灭尽三昧。及余定心者此亦如上所说。或作是说。发起心者先已说竟。或作是说。心所忆识则其思惟。此亦是我疑。或作是说。语思惟是其相。问志思惟无有差别。或作是说。心心法与心相应。是其思惟。问诸相应法是其思惟。生诸识然识非思惟。此义云何。或作是说。思惟众生缘生。识性起诸缚。此之谓也。

次第有彼缘因大义照明

希望作众生相应及诸智

生彼有思惟有何差别。或作是说。次第缘是彼思惟生者为生。问彼不生思惟。设当生者无有差别。若不生者。所说非是思惟。非彼眼识得生。此则相违。五事亦复如是。或作是说。彼思惟心法心相应行生。彼思惟生。非心相应行。尊作是说。彼生心心转法彼思惟。复次生者自然造法。譬如炎光前后相因生。云何得知炎因光。或作是说。有炎便有光。无光则无炎。于中得知炎因有光。问若二俱起者。云何得知炎因有光无光则无炎。答曰。炎所生貌然非光。问云何得知炎生光然非光。答曰。炎所缠缚。问炎所缠缚。或作是语。若有炎时光随时应。此亦如上所说。或作是说。炎坏则光坏。是故得知炎因光。问二俱坏者。云何得知。炎坏则光坏。光坏炎不坏。或作是说。炎炽盛则有光。此亦是我疑。或作是说。合会而有。此亦是我疑。或作是说。炎大光大炎短光短炎。此亦前已说。或作是说。炎不净时光则不净。净则光净。此亦是我疑。或作是说。以见光炎是其本。由是得知炎因光。问是光义故求索油炷。欲使油炷因光耶。答曰。不以光故求索油炷。但以光故求索炎也。以炎故求索油炷。或作是说。非炎故有其光也。相应有光。炎与光最是妙事。问设二俱生。是谓妙是谓非妙。此义云何。或作是说。本兴炎生光。由是知之炎因光也。问此非譬喻。不见炎无光者。答曰。此亦非譬喻。如觉彼炎。更相缘时。时无有光。如其光非其炎回转。希望觉亦不相生。则有慢意。

各各坏败相希望相应行

达清净义者合会如前说

犹如六识身。必依过去自然因。志不错异缘亦不误。以何等故。一人非前非后。六识身二俱起。或作是说。一次第缘一识住。问一者识相应一一识相依。或作是说。一者彼思惟一识则相应住。问设一识相应。此是一识。或作是说。一相依一识相应住者。一识相应一一识住。

如一切众生。必有所趣受报。自作当受。彼有未来现在所造。以何等故。一人不前不后。五有不转。或作是说。一趣结使炽盛。或作是说。一趣受诸报。尊作是说。识共相应。然后转一一识。诸转所造报行皆应识种。以是知之。如无有众生未曾有而生有。便般泥洹。以何等故。众生无有减。或作是说。汝莫计尔所数耶。有尔所众生不知减。若不能计者。何以故不知减。或作是说。众生无有穷。是故不知减。譬如大海水无限量。千瓶往取亦无减。此亦如是。问大海江河及余泉源皆往趣。欲使众生本无今有耶。答曰。于异方刹土众生来到此间。尊作是说。于彼刹众生无有减。此义云何。有众生游异方界。执贤圣道出界到界。志性云何。有何等希望。当作是观。犹如此三聚众生有损无益。以何等故。三聚众生不知有减。或作是说。汝为计算尔所数耶。尔所众生无有减。若不数者谁知有减。或作是说。无量所造众生。此亦如上所说。尊作是说。在处在处无有灭。此事云何。如阿毗昙说。必有世不疑。有邪聚当言灭尽。设尔者此义不然。如今有此尽。

如此三世一世中未来有损无益。一世中过去有增无损。以何等故未来世无减。过去有满。或作是说。汝计尔所数耶。过去未来有尔所数耶。知有减若不算计者。谁知有减。或作是说。过去已坏未来未生。或作是说。过去未来无有处所。或作是说。过去未来无有限量。世尊作是说。若二法照明。何以故。世无处所。事相应缘生。已生当坏。是其事(众生增减。乃是圣人存而不论者也。故曰。谁计豆而不说也。本无今有。若有斯言。则亦有咎。故皆抑之耳。佛止梵志。亦其事也。圣人之教。进觉号也。众生无弃形而上事也)。如入寂静三昧。无量无边福。彼非尽净。彼三昧为缘何等。或作是说。无量边福是其缘。问今不尽净。答曰。彼不自知。问设自知者。彼缘何等。若净无量彼非邪智耶。或作是说。不净谓之净。训心是义。问若净言净者训心不常无常。解说训心是义。或作是说。一切寂静此之谓也。彼亦如是。问如今入第二禅。是时眼尽见黄。是故一时自相坏败。或作是说。净是彼缘。问谁无此三昧。答曰。思惟无空缺处。有是三昧。问一切三昧亦无空缺处处。欲使一切三昧作寂静三昧耶。答曰。非一切自相相受。非一切造无量相。若自相受无量相者。彼是行人三昧。尊作是说。净是其缘。彼以此相应。如缘然薪起烟。及诸因缘各相依而生净。如是起诸相应及诸因缘。当作是观。彼三昧当言不顺当言顺。如上五事无异。尊作是说。当言非不顺渐渐近顺。

食谓观人。然食非人。彼愚观者为缘何等。或作是说。食是其缘。问彼非愚观非思惟食。设余思惟食者。复有余缘。欲使寂静无寂静缘耶。或作是说。人是其缘。问食非是人。答曰。如彼不自知。问设自知者吾我是缘耶。复次彼愚观者。食此处所希望求索。彼愚观当言顺当言不顺。如上二事说。尊作是说。当言顺味爱是对。若依骨琐起若干想。自知我身骨琐。亦复如是。彼想为缘何等。或作是说。骨琐即是其缘。问身非骨琐。答曰。此亦骨琐皮肉所缠。或作是说。自身是缘。此骨琐皮肉所缠。问彼想非身。若观骨琐想则缘自身。欲使青缘黄色耶。复次义想缘彼自身。分别希望彼相当言顺当言不顺。如上二事说。尊作是说。当言顺欲使有对。

第四偈品竟。

痛及二心炎影光减未曾有聚

青食骨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讲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常识网